这大大的节省了时间。
于是霍普金斯医学院神经医学中心团队依葫芦画瓢,按照论文上的材料采购和制备。
然后整个流程一步一步的走下来。
在复现过程中,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个实验的繁琐程度。
可以说是在非常精细的程度上又非常的繁琐。
要是一个小步骤错了可能就会导致结果不一样。
也难怪这篇论文会如此详细细致的公布这些流程。
这一项庞大的研究,哪怕霍普金斯医学院神经医学中心是一比一的复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仍然花了快一个月才把整个实验复现出来。
虽然实验过程中得出的个别参数有细微的差别。
但整个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论文完全一致。
用最通俗的话说。
PROKR2-Cre是一类特殊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主要存在于控制四肢活动的神经节(DRG)中。
这些神经元很特别,它们主要控制着四肢深层的筋膜组织,比如骨头外面的膜、关节的连接组织和肌肉的筋膜,但它们不控制皮肤表面和腹部的主要筋膜组织。
为了研究这些神经元在减轻炎症中的作用,团队用交叉遗传等方法特异性地敲除了这些神经元。
当他们敲除了这些神经元后,发现用电针刺激四肢的一个特定穴位(ST36)就不能再减轻由细菌脂多糖(LPS)引起的严重炎症。
但是,敲除这些神经元并没有影响到用高强度电针刺激四肢和肚子的其他部位所引发的抗炎效果。
接着,团队又找到了一种方法,运用交叉遗传的方法特异性诱导光敏蛋白CatCh表达于PROKR2-Cre标记的神经元。
当他们用473nm蓝光照射这些神经元时,发现它们可以激活诱发迷走传出神经的放电,这种神经可以控制肾上腺释放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抑制LPS引起的炎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存率。
这个结果和用电针轻轻刺激后肢穴位ST36的效果很像。
最后发现,这些神经元主要控制的是四肢深层的筋膜组织,而不是肌肉。
因此,当用电针刺激肌肉时,并不能像刺激筋膜那样有效地减轻炎症。
有趣的是,PROKR2-Cre神经纤维很少投射的腓肠肌和半腱肌等部位,正好很少分布传统穴位。
这也很好的和论文的发现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