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苏妈妈的传奇一生

“孩子们,多喝点儿红酒对身体很有好处。可以软化血管,还能降低血脂。我刚到M国时,在M国的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的M国国庆节,校方给我们送来一批M国产的红酒来,这种红酒喝起来很清爽,口感极好,而且还不上头,很多在M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都喜欢上了M国的红酒,我也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上了这种酒。1938年,我被m国中央分配到了伊尔库茨克城市工作,正好我去的那一年。当地发现了一座大地主的酒窖,里面藏有不少m国1915年产的红酒,那个年代藏的红酒,极其珍贵。我的一个m国朋友帮助我搞到两瓶。之后我换了好几个地方工作,这两瓶1915年产的红酒一直带在身边。五二年回国,我就把这两瓶红酒带回来。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舍得喝。去年过春节,农大的党委书记于怀宝来我家拜年,说起了这两瓶酒,我都没舍得给他喝。今天我的干女儿和北大荒最优秀杰出的知青来我家,我把它拿了出来,喝掉它”。

说完后,苏萍又给邵慧澜和杨军满满的倒了两杯。

然后饱含深情的又说:

“来,孩子们,为了你们在北大荒有个美好的前程,干杯”!

杨军又一次被苏萍的情绪所感染,他把杯中的酒干完后,满怀深情的对苏萍说:

“苏妈妈,你给我讲讲你的过去好吗?我很想听听你在M国的那段传奇经历”!

苏萍看着杨军期待的眼神,便缓缓地讲起了她的过去。讲起了她传奇的一生:

我于1909年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的一个大户人家。我家很有钱,在当地有上千亩良田,在叙永县城有酒楼,饭庄,当铺,钱庄,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在我懂事的时候,共产主义思想已经传播到了这个川贵高原的小县城里。我父亲虽然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但他读过很多的书,很有学问,是我们叙永小县城唯一的进士,曾做过湖南的布政史。因支持康有为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回家。回家后,他把富国强民的思想都寄托在了我和我哥的身上。因此很早就把我和我哥送到了省城读书。我和我哥在成都师范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都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我到武汉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1927年10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了保留革命骨干,同年我经中共中央派往M国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按照共产国际的规定,同年转为M国共产党员,同时也改变了国籍,成为M国公民。1930年学校分配我到了M国布尔克斯克边疆工作,在那里工作了5年。1935年我和在伊尔库茨克工作的25位同志。被M国中央派到新疆做军阀盛世才的工作,1938年8月奉M国中央之命调回M国。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M国的伊尔库茨克边疆做妇女工作,在M国卫国战争时期,我被M国授予1941年至1945年光荣劳动银质奖状。1952年经中M国两党协商,我们这一批滞留在M国的中国共产党员被调回祖国,回国后我一直在东北局工作。先后任合江省委妇女工作部部长,东北局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王震在筹建八一农垦大学时,考虑到我是一名资格很老的中国共产党员,便把我从东北局调到了八一农垦大学任党委副书记。在八一农大一干就是10年,直到现在退休。

小主,

总结我的一生,我的人生一少半交给了M国,人生的一多半在为自己的祖国奋斗。但我不后悔,我在m国工作了那么多年,对当年的m国还是很有感情的,我把m国当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

说到动情处,苏萍早已是潸然泪下。她端起手中的酒杯,独自一个人干了。

听了苏萍对自己人生的概括,杨军不禁暗暗惊奇,苏妈妈1909年出生,到今年刚好60岁。

岁月的动荡并没有给苏妈妈留下多少皱纹,一张白净而平和的脸颊是那样的恬静舒展。

杨军见邵慧澜不住的往苏萍碗里夹菜。便拿起酒瓶来给苏萍倒满了酒,向苏萍问道:

“苏妈妈,你是1927年到达M国,十月革命胜利整十年。m国百废待兴,工业和农业还没来得及恢复和发展。物资极度匮乏,面包靠配制,就连能填饱肚子的马铃薯也不能随意买到。M国人民都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你们在M国留学,生活会更加困苦吧?

苏萍两颊潮红,摇了摇头说:

“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我于1927年到达M国的时候,还正是严冬季节。m国劳动者大学,同学们称他为中山大学。先去的同志很快就掌握了m文,为我们这些刚到的同学当翻译,大家亲如兄弟姐妹。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大衣、帽子和外套,还有皮鞋、内衣等其他生活用品。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学生证,用m文写有姓名,性别和年龄。我的m国字叫卡林叶娜,这样,我便成了中国籍的M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