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春播

梅怡是学医的,知道这股地泉水对洗脸和洗头都有好处。

因此他坚持要给杨军洗头。

杨军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说:

“那多不好意思,让康兰同和赵金东该看咱俩笑话了”!

梅怡戏谑杨军为,“大男子主义在27连杰出的代表”!

第二组梁海云和乌云格日娜也走出了地。

梅怡情不自禁的喊了起来:

乌云格日娜,你们快下来吧,这儿有一股地泉水。你们俩下来洗洗脸吧。

梁海云和乌云格日娜放下手中的工具。欢天喜地的向他们跑来。

刘晓萍和一个新来的上海男知青分在了第三组。

排在梁海云和乌云格日娜的后面,他懒洋洋的往坑里忍着土豆籽。

抬头发现杨军和梅怡的第一组,早走出了地头,梁海云和乌云格日娜也刚种完,正向大田外走去。

她的第三组距离东大堰还有十几米。

天气炎热了,再加上他的心情不是太好。提着着十几斤重的土豆籽,显得格外的沉重。

她叹了口气,把土豆籽往地上一放。对上海小知青说:

“你自己挖坑,自己种吧。离地头也不远了。我到前面看一看”。

说完,没等小知青同意,便扭着屁股向大田外走去!

昨晚被侯福来给了她个冷脸,刘晓萍心里很是恼火,她也不知道侯福来哪根神经搭错了。

前几天还缠着她,她来了事都不放过。

昨晚她明确的告诉侯福来。她例假完了,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

可是侯福来却一反常态。面若冰霜。这也太不符合侯福来的性格了。

刘晓萍是个心眼儿极小的女人。锱铢必较!

昨晚回到宿舍后,她气的觉也睡不着。

小主,

她和侯福来好了近两年了,还为侯福来打过两次胎。

她今年26岁,侯福来今年29岁,他和侯福来提过好几次,想把婚事办了。

可是侯福来就是拖着不办,她也不知道侯福来是怎么想的。

直到今年的元月,刘晓萍发现了侯福来一个惊人的秘密,才彻底打消了刘晓萍想要嫁给侯福来的念头。

今年初三的一天,27连的知青都放了假,有的知青回了家,有的知青到伊兰屯看样板戏。

27连只剩下几个值班的知青,和侯福来同一宿舍的周子荣也回了家。

正月的几天,正是侯福来和刘晓萍最疯狂缠绵的几天。

刘晓萍几乎是白天晚上都泡在侯福来的宿舍里。

侯福来和周子荣的宿舍几乎成了他俩的洞房。

一天,他俩玩儿的正开心的时候。刘晓萍无意间从侯福来的柜子下面翻出一只大号的勃朗宁手枪。

刘晓萍拿着手枪,惊奇的问侯福来:

“手枪是哪里来的?我在农垦兵团干了近三年,还没有听说过农垦兵团的连级干部配枪”?

侯福来被问得一时无语,他把枪抢过来,一手卡住刘晓萍的脖子,恶狠狠的说道:

“你给我闭嘴,以后少和外人提这件事,小心老子现在就弄死你”!

从那以后,刘晓琴对侯福来有了新的认识”。她不敢离开侯福来,也离不开候福来。

因为在27连,侯福来能给她带来金钱和地位上的满足,但她再也不提和侯福来结婚的事了。

她不想把她的终身交给一个身份不明的人!

为了得到暂时的安全和金钱上的满足。吔也只有装愣充傻,在心理和肉体上尽量满足侯福来,也满足一下自己。

今天早上她们几个后勤人员往各排分配时。她也费了些踌躇!

去一排?还是去二排?

去一排,赵红军是一排的排长,

两人曾有过一段恋情,在一起经常冷嘲热讽,刘晓萍知道去了一排,也没好果子吃。

去二排?东方晓晓和几个女知青去了二排。她和东方晓晓貌合心不合,两人在一起干活,更不开心。因此,他也不想不二排!

别人都在大田劳动,他自己在连部待着也没意思。最后他选择了去副业队。

因为副业队都是新来的知青,容易相处。

最主要的是副业队的队长杨军,是个英俊帅气才华横溢的知青。能和这样的帅小伙子在一起干活?别说能发展什么样的关系,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玩点小暧昧也不错。

就是看一眼杨军,和杨军多说一句话。自己的心情也会很愉悦的。

就这样,她和丁歆等四个女知青来到了副业队。

刘晓萍走出东大堰后,就径直向赵俊东走去。

赵金东正躺在树荫下抽烟,刘晓萍过去踢了他一脚说:

“臭儿子,早上来时我让你给我带点儿盐面和醋,你带了没有?赵金东见是刘晓萍,忙笑着说:

“带来了,带来了,你吩咐的事,我敢不办吗!在放碗筷的袋子里,你自己去找吧”。

刘晓萍的小圆眼笑成了一条缝说:

“还是我们二子乖巧,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挖点野菜,咱们一会儿挑个凉菜吃”。

刘晓萍本想在约上几个女知青和她一起去。

可是她见小清河边洗脸的只有梅怡和乌云格日娜两个人。和他一起来副业队的几个老知青还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独自哼着一首天津民谣,向大田的深处走去。

赵俊东望着刘晓萍丰腴婀娜的背影,咽了口唾沫,对康兰同说:

“老康,刘晓萍也真他妈的够骚的,自己一个人走路,屁股还扭来扭去。我们的侯副指导员就得意她这口”!

说完他阴邪的笑了起来

郭有富和哑女要赶着骡子把知青种过的地耙平。因此他俩落在最后。

当他俩走出大田时,知青们都在小青河边洗漱完毕。

男知青们都知道郭有富有上好的烟叶。因此他刚一走出大堰都纷纷围了上来。

郭又富笑哈哈的说: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给你们拿”。

说完,他放下手中的耙子。从腰间摸出一只大眼袋。还没等他打开袋子。就被知青们抢了过去!

等他和哑女洗完脸回来时,树上只挂着一只空袋子,几个新来的知青正美滋滋的抽着他的好烟叶!

郭又富是个好性情的人。他苦笑的摇了摇头。

康兰同做的猪肉炖粉条确实是一绝。粉条用的是纯土豆制成的。和猪肉炖了2个多小时都没有散。

猪肉没有去皮。经胡麻油和白糖打沬上色后。红彤彤的,特别诱人的食欲。

当康兰同打开保温桶后,一股甜甜的肉香扑鼻而来。

早上是稀饭馒头。知青们大多是上海知青。

不习惯吃,现在干了半天的活。早已是饥饿难耐。

还没等赵金东喊开饭。保温桶帝已围了一团人。

康兰同见大家都围了上来。便大声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别急啊。猪肉炖粉条。大家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