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只得从撤退的兵马中再抽出一万来,坚守营寨为大军断后!
及至天明,撤走的辎重营来报,蜀将孙桓、孙和带着张南、冯习、傅肜等将,从小路,抄到陇山道,趁夜攻入辎重营,
张合忙差一军前去相救,到了下午,兵卒来报,孙桓、孙和等人虽撤走,却烧了大半粮草。
孙桓、孙和等人,分三路,袭扰魏军撤退兵马,时不时从山上冲出来,拼杀一阵就走,令撤退魏军每日只行十里左右便下营。
孙恒等人就是想迟滞魏军行军的速度。
此时刘季已带兵追上魏军,于张合营外叫阵。
张合不敢贸然出战,更不能退走,只能坚守营寨不出。
刘季带兵,每日攻寨,虽不尽全力,但就是拖着魏军不让他们走。
守了近二十日,已到六月上旬,本来晴朗的天色,突然开始下雨,上午还是小雨,到了晚上就变成磅礴大雨。
刘季带兵连夜撤走,退出陇山道,回到街亭。
张合本来看到汉军撤退,心中少一轻,本想雨小些便走,可没想到雨一天比一天大,河水暴涨,运粮的兵卒传来消息,一支汉军越过陇山,截断了粮道,正是严颜、杨昂二人!
魏军被大雨堵在了陇山道上,前后被分成三段,一段是张合带领的一万多断后兵马,还有一万多兵马,驻在中间,把守要道,以接应大军。
最后一段,是辎重营,离张合部足有一百八十多里,离陇山道的东出口还有四百多里,魏军全部被困在陇山道中。
刘季把孙和、孙恒、冯习等人叫回来,雨太大了,下了十几天,还没有停的意思,现在不光是魏军的粮运不上来,汉军粮也运不上来。
刘季留了五千人把守街亭,自己亲自坐镇,其他兵马,令刘封带回到南安郡,陇右各郡收麦的时间比关东各郡要早,在六月初便已收粮完毕,去南安郡可供大军就食。
这一场大雨足足下了一个月,走渭水道的曹真,只能半路而退,想走陈仓道的曹休,只是集结完了兵马,但被大雨所阻。
最惨的还是张合部,走不了,又没得吃,五万兵马,有近两万饿的受不住,偷跑出来投了汉军。
张合没办法了,只得冒雨撤兵,等走出陇山路,此次五万人,只带回来不到一千人,张合悲愤交加,不出半月,便病死在眉县。
等大雨过后,道路泥泞,一直到八月,道路才能行军,刘季派人到陇山道中,收拢那些跑到山中的魏军,并将病饿而死的魏军掩埋,共有近万人魏军死在陇山。
此战魏军三路兵马,共计二十万人,将魏国的粮草耗空,却无寸功,北路的张合五万兵马,有两万人投汉,被俘六千,战死四千,饿死于陇山道大雨之中一万余,剩下的都不知所踪,五万人大军几近全灭。
第一次北伐,汉军大胜,完成了断陇的目标,陇右各郡,落入掌中已是时间问题,河西四郡虽未投汉,却也失去了去魏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