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对甘宁、文聘、徐盛三人说道,“三位将军带我部兵马,走水路,直去江陵,先夺船只,再往夏口拒曹,我行陆路先往樊城,与玄德相会,再往江陵与大军汇合!”
诸将领命而去。
这几年刘季带着众人,一直按这个方案演练,所有人马都熟悉这套流程,行动起来极快。
刘季赞了不少船,不过,财力不足,造不出楼船、蒙冲等各色战船,只有些运兵、练卒用的船,水战是极重装备的,特别是在大江之上,必须要抢了江陵的战船才行。
不过,宛城的五千兵,倒是练的不错,在水上架着小船如飞一般,已经是合格的水军,再配上好船,有横行江上的本事。
三日后,刘季送曹节登船,让她随贾诩等人,先去江夏。
曹节听闻有十七万大军前来,便劝刘季道,“夫君何不与父亲讲合,共为大汉效力,非要刀兵相对?”
要是跟老曹讲合,那就不是为大汉效力了,成了大魏之臣了,再说自己宰了夏侯惇,以后弄不好跟张绣一样,落得个秋后算账。
刘季说道,“国家之事,一时间难与夫人说清,先请夫人到夏口小住几日,为夫随后就到!”
曹节抱着女儿,哭着与刘季道别,“夫君千万保重身体,盼将军早来团聚!”
刘季笑道,“又不是生离死别,夫人安心就好!”
将曹节送上传后,贾诩、步骘二人前来与刘季作别。
贾诩今年已六十一,须发花白,做刘季属官,已有八年,刘季以国士待之,贾诩尽心为刘季谋划,两人算是相敬相知。
而步骘这个种瓜小伙,也已经成了理政能臣,掌管南阳民事,使此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贾诩道,“明公千万小心,襄阳细作来报,满城尽有投曹之心!”
不是有这个心,估计都派人去献降书了。
刘季说道,“文和先生安心,看我打的曹丞相此生不敢南下!”
贾诩大笑道,“纵观天下,敢出此言者,除伯长公外,再无一人!”
步骘说道,“我令人于南阳各地遍张布告,言曹军将至,令百姓入山中,以避兵乱!”
步骘一心爱民,都这时侯了,还想着老百姓,真是个好官。
不过刘季觉得,这种情况下,就别顾那么多了,下次来南阳,估计就等北伐成功了。
刘季扶步骘背道,“子山仁善,只恨我等力弱,不能顾及南阳百姓,文和先生已花甲之年,此去夏口,子山需全力操持!”
贾诩年纪大了,刘季不忍再让其操劳,以后还是让步骘多受累吧,他年轻,皮实些。
步骘躬身领命,扶贾诩登船,大小船只一百多艘,张开帆,一路沿水路南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