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看着张春华的眼神,心中有些胆怯,这都是系统造的孽啊。
张春华抱琴坐于案前,抱着古琴走向正厅东北的木台,摆琴,正坐,调弦,试音。
刘季只能又回身坐下。
张春华弹奏的是一首《驺虞》,这是一首赞美猎手的曲子,用在此处无疑是夸奖刘季本领高强。
张春华对音律的造诣颇深,这首曲子起调就高,随后六节越来越高,到得最后琴声高亢激昂,大气磅礴。
一曲终了张春华并没有重复,而是再起新调,此番起的的《猗兰操》乃孔丘所做,篇目表达的大致意思是自己有兰花一般的品格,有很大的才能,但目前不得志,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此曲更像是张春华的自白,意思是,别看我只是个小姑娘,其实品格高尚,有不输男人的志向。
刘季以为张春华二曲终了之际,没想到张春华还有第三首,这一首是《摽有梅》,这是一位待嫁女子咏唱的情歌,共三章重唱,一层紧逼一层,生动有力地表现了女子情急意迫的心理过程
刘季虽不精通音律,但也能听明白张春华的意思,自己真是大缺大德了。
刘季听完默然不语,一边的张汪,心中更急,自己的女儿自小就聪慧有主见,自己难以约束,现在对男子示爱,这可怎么得了。
张汪忙低声对刘季说道,“将军,实不相瞒,小女已与河内司马家有婚约!”
张春华听到此言,急声说道,“爹,那只是幼年戏言,怎能当真!”
刘季本就没想发生什么,一听河内司马家,有些耳熟,就问道,“可是司马防之家?”
张汪说道,“正是司马防二子,司马懿!”
刘季当下大惊,一下就想起来了,司马懿正妻,就叫张春华,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的亲生母亲,追谥宣穆皇后。
司马家爷们几个,风评极差,不过张春华的评价是,少(年轻之意)有德行,智识过人,风评不错。
不管好坏,自己都不能对一个小女孩,动什么心思。
刘季擦了擦头上的汗,对张汪说道,“借纸笔一用!”
人家以曲表意,这是一种非常庄重的方式,刘季不能简单的张嘴回绝,刘季要以诗明意。
刘季提笔写了一首诗,放于案前。
为防止节外生枝,只能对张春华撒谎了,刘季说道,“多谢小姐美意,然刘某在家乡,已有妻儿,某提诗一首,以谢小姐抚弦之劳!”
刘季说完,拱手一礼,与张汪作别,带着俩猎户,提马而去。
张春华痴痴的看着刘季走远,双目已是泪落如珠,拿起刘季留下的诗,只见写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