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现在的长安城中有数股势力,争斗不休,但董旻一直霸占着皇宫,有着皇宫城墙作为依仗,也让董旻军队的伤亡比起其他势力要少的多。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谁都没想到,最先撤出长安战场的竟是董旻,而且竟是往洛阳方向而行。

但他们可不知道天子已经脱离了董旻的控制。

牛辅知道消息后,深感莫名其妙,问向李儒,“文忧,他董旻为何放弃皇宫,还要向东而行?”

李儒仔细思索一番,分析道:“依某所见,无非两种可能。”

“文忧说说看。”

“一。”李儒伸出一根手指,侃侃而谈道:“他董旻打算将刘协带回洛阳,扶刘协重回大汉皇位,做保驾之臣。”

“怎么可能!”牛辅听到李儒如此分析,觉得很不可思议,董旻是谁,那可是董卓的亲弟弟,那是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他牛辅都不敢保证投降关东这些诸侯后,会有什么好下场,就更不用说董旻了。

谁知李儒摇摇头,回道:“皇甫嵩一心想救回小皇帝,现在董旻直接送回,皇甫嵩自然高兴,到时董旻可巧言他之前是受到兄长胁迫,不得已屈从,不仅撇清与岳父的关系,还能成全他大义灭亲之壮举。”

“当然。”李儒见牛辅还是很难相信,继续说道:“皇甫嵩可不傻,肯定不会相信董旻的话,但他将小皇帝护送回洛阳,也是大功一件,皇甫嵩也不可能当即发难。”

牛辅想了一下,好像是这个道理。

皇甫嵩老谋深算,他肯定知道当场与董旻翻脸的后果。

毕竟董旻手上还有数万兵马,其中还有骁勇善战的飞熊军。

两败俱伤那都不算什么,若是激怒了董旻,来一个鱼死网破,先处置了刘协,那他皇甫嵩就百死难赎了。

可能以后董旻和皇甫嵩之间会发生许多冲突,但起码在董旻送回刘协之时,皇甫嵩不会、不能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