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燕国打仗为赚钱

再就是理政的各个部门。

燕国虽然已经建国两年有余,但刘信免除了很多百姓数年的赋税。

现在税收方面,大多数都是靠商业。

每次对外战争,这些燕国的财团,都能通过贩卖奴隶和各类物产、矿产的经营,获取海量财富,当然有很大一部分份额是属于燕国的。

进而为燕国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和财富。

而且开疆拓土,就要安排官员、工匠等等各种人才。

幽州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便有了多样化的出路。

幽州大学的学子毕业后,有多元化的发展,对幽州大学的招生和开办有着莫大的好处。

幽州大学招生从哪里来,每郡的中学和县里的小学。

小学、中学、大学有了良性的梯队。

对于教育部来说就是莫大的功绩。

除此之外,吏部考核、培训、下派官员。

商业部结合各大商家,促进商业发展,为燕国带来足额税收。

工程部在新占领地规划建设,促进燕国发展。

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户部有了钱,就有底气,可以为燕国的各项建设,毫不犹豫的拨款。

而且燕国打仗真的都是消耗国家的财粮吗?

根本不是,或者说耗费的非常少。

因为每次对外战争,单是各大财团捐献的财粮,就足够大军的用度。

且看之前攻打三韩和濊貊,以及最近攻占夷州和崖州,各大财团提供了多少物资。

这些财团哪个不是精打细算的主,都深知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道理。

哪怕只是获得一个矿产的开采权,或者获取在一州之地的燕国商品经销权,或者直接将缴获的奇珍异宝倒手贩卖,都能赚得海量财富。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国家还都处于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大多数资源掌控在贵族和王室的手中。

就连大汉也不例外。

打仗打的最主要就是这些王室贵族。

因此抛去财团带来的利润,光缴获的财粮就不计其数。

还有顺便贩卖给各大财团的奇珍异宝。

这根本不是赔钱的买卖,是正儿八经的赚钱买卖啊!

现在的大汉,也许只有刘信的燕国真正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