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于私,刘虞都决定跟刘信走。
随后就是曾经在洛阳大牢里被救下的各位官员,纷纷表示愿意留下,协助皇甫嵩,尽快恢复河南尹。
毕竟刚刚皇甫嵩的话,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这些朝臣大多都是尊崇儒家的老顽固,否则也不会硬杠董卓,被打入大牢。
现在又有皇甫嵩的一番慷慨陈词,即使为了脸面也要留下来。
就像皇甫嵩刚刚所说,人各有志,有去自有留。
“老夫本就无心为官,若非董贼逼迫,老夫怕是还在江东过着山野村夫的日子。”蔡邕也开始表明态度。
随后看向刘信,“燕王,老夫早就听闻燕国的幽州大学,广罗万象,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老夫也想去看看,不知燕王可欢迎?”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即使蔡邕没明说,也已表明态度,要跟刘信走。
刘信当然愿意,当即说道:“欢迎,欢迎之至。”
借着这个话题,刘信当然也要宣传一下幽州大学,刘信看向众人,继续说道:“各位,幽州大学意在为我大汉培养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各位都是大汉的肱股之臣,即使只到幽州大学走上一遭,也是对大学学子的一种鼓励和鞭策,欢迎各位来幽州大学观摩和指导,幽州大学的大门随时为各位敞开。”
刘信话音刚落,一直没有表态的卢植,缓缓站起身来,对皇甫嵩抱拳说道:“义真兄拳拳之心,植佩服。”
随后卢植叹息一声,面色深沉的说道:“哎,植平生所愿,讲经注道,研究典籍,奈何事不如愿,不得已弃笔从戎,征战沙场,现半生已过,身体大不如前,不想再经历残酷无情的战场和尔虞我诈的官场,愿做闲云野鹤,教书育人,了却余生。”
又看向刘信,“燕王的幽州大学,可愿收留老夫这半入黄土之人啊?”
听到这里,在座众人无不感触至深,泪流满面,就连刘信的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红了。
卢植的一席话,道尽了世间沧桑,说尽了人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