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董卓兴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顾忌,畅怀痛饮。
酒过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大家助酒兴,咱家将为各位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请诸位欣赏!”
说完,击掌示意,狂笑不已。
顿时,整个宴席变成了肃杀的刑场。
董卓把诱降俘虏的几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会场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们的舌头,然后有的人被斩断手脚,有的人被挖掉眼睛。
其手段之残忍,令所有在场官员和士兵惨不忍睹,许多宾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
董卓却若无其事,仍然狂饮自如,脸上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
还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各州州牧,各郡太守已是怒不可遏,义愤填膺。
刘信见时机已到,不能让曹操等人占据先机,命内阁草拟了一份讨董檄文,广募天下英豪,共同讨伐董卓。
燕国的报纸再次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效率。
时不过七日,大汉几乎所有州郡都看到了这篇陈词激昂,把董卓贬的一无是处的讨董檄文。
各路诸侯早就对董卓的暴虐行径恨之入骨,又有大汉顶级权贵燕王殿下亲自牵头,纷纷率军响应,前往兖州酸枣会盟。
“余尝闻逆贼起而贤人生。
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
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赵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则百二秦关一朝易主,非丧于楚汉,但毁于权奸而已。
丞相董卓:尝自称忠良之臣,然细数其实,大谬而非;其黄巾之时,兵败河北,贿赂阉宦,而得免其罪。
获得先帝器重,封河内太守、加破虏将军,少帝仁慈,封执金吾。
然不思报恩,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横,伤化虐民,为君子所不齿也。
方以卓为诸侯,辄承资跋扈,肆行凶忒。
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