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劲爆荀攸,研究陈信

若是割据一方,完全没问题。

荀攸是越研究越心惊,这究竟是陈信性格使然,导致收拢了如此多的俊杰,并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还是陈信有意为之,积蓄自己的力量,另有他谋?

若只是前者,那陈信此人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下马定乾坤,真乃人中龙凤,而且深得皇上喜爱,将来位列三公一点问题没有。

若是后者,那陈信就太变态了,朝廷为了征讨黄巾,下诏各地官员可以招兵买马,虽然黄巾已经平定,但现在大汉各地贼匪不断,这一诏令至今没有收回,时间长了,必定会成尾大不掉之势。

小主,

朝廷的作为越发疯狂,拼命在民间敛财,还接连诛杀清官。

若朝廷再不收敛,将来反叛的肯定就不止是乱民,而是各地招兵买马的官员。

情形与秦末,各地起兵反秦的态势何其相似。

当然,此时的荀攸有些想当然了,因为他不知道,刘宏做不了几年皇帝了,民怨沸腾也还没到秦末那般境地。

他更不知道,接下来董卓这货竟在大汉这碗羹里撒了泡尿。

秦末的各路诸侯是为了分这碗里的羹,根本不在意这碗是谁的。

而汉末的各路诸侯还怎么喝这被董卓撒了尿的羹,那就只能将碗中羹倒掉,来抢这大汉的碗,进而再重新盛满羹。

谁料被曹操捧在手心的碗,却被儿子曹丕给换了。

被换了的碗,谁还稀罕?刘备和孙权也纷纷效仿曹丕,重新做了一个新的。

纵观陈信发迹的轨迹,陈信在182年之前,就好像世间没有这个人,从182年陈信买了辽东太守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要知道,那时候大汉仅仅是压榨百姓,官府仅是不作为,黄巾也没爆发,大汉表面上还很平静,没有现在这般烽烟四起。

直到现在,荀攸才刚刚看出大汉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人家陈信就已经做出了行动。

若真是如此,那陈信就太可怕了。

荀攸不相信世上有如此未卜先知的人,权当是无巧不成书,陈信肯定是前者,正在一展所长,为大汉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