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万氏杂货铺

万福听说后立刻带着礼物去袁记看望,老东家一年多不见变化有些大,儿子上下学要接送,铺子里的生意下滑的厉害,为了儿子的前程决定搬家去县城,杂货铺连屋带货一起转让,出价二百两。

万福二话不谈当即决定全盘下,他在袁记做了三年多伙计,对铺子院子了如指掌,铺面宽大后院还有四间屋子,住家非常合适,老东家又有存货习惯,二百两的价格算是诚意,他能把货郎买卖做顺畅,多少应该承老东家的一份情。

万福手头没有足够银子,可他又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经过两个人的细致协商,很快立了一份契书,花了二百文请牙行做了中人。

当万福拿着契书回家取银子时,爹娘高兴的互捧,直夸自己养了个聪明儿子,一百二十两就盘下了镇上最大的杂货铺。

实际上是先付一百二十两,余下的八十两半年内付清,然后再办房产过户红契,到时候没付清是要利滚利付息的。

袁掌柜本是应该记恨万福的,铺子里生意下滑直接跟他的货郎买卖有关,这回倒是成了自己的贵人,危难时刻鼎力相助,还落下个有情有义的好名头,这样的结果也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互惠互利,双方情谊有增无减。

三天后的集日,万氏杂货铺的招牌在爆竹声中高高挂起,许多赶集的村民都认识万福,听说他的新铺子开张还有优惠,买不买的都来凑热闹,他也是迎来送往的熟不熟都笑着打招呼。

万家的货郎买卖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由老二万祥带着小两岁的老三万禅接着干,除了帮铺子里进货,跑的全都是阜阳镇以外的村子,不到半年就把红契文书拿到了手,产业的所有人当然是万福。

二十岁的万福成了阜阳镇响当当的钻石王老五,上门提亲的媒婆踏破了万家门槛,杂货铺对面是章记布庄,章掌柜亲自为自家的小妹提亲,两个人原本就经常打照面,彼此颇有好感,好事就这么成了。

万家年年有喜事,老大成亲后第二年,老二老三同一天娶媳妇,个个都是聪明漂亮的好女人,几个月后大孙子又出生,全村人都羡慕的紧,就连几个爱背后说酸话的妇人,也不再提一屋子光棍瞎忙活之类的话。

老四是个闺女叫万巧儿,已经十五岁了 ,长的也不错,要不是前面的哥哥挡道,早就应该定亲,不过现在家境好了,杂货铺的名气越来越大,提亲的人家自然要好好选,后来还是大嫂做媒嫁给了镇上的一家富户。

万老爷子叫万通明,是个会盘算日子的当家人,老二老三成家后就不再做货郎了,陆续买了二十多亩田,他们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地里的产出除了自家食用,其余全都放到杂货铺里卖。

阜阳镇除了集日,其他时间只有个把时辰的早市,晌午过后根本买不到菜,万氏杂货铺填补了这个空缺,不仅带动了其他东西的销量,同时又拓展了一项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