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筑坝造田

“好唉,我先去叫你舅老爷来调料汁。”请全村人吃饭这么长脸的事,自然是由村长来通知。

呼啦啦,一群群媳妇孩子涌向粉条作坊,刷锅清洗盆桶,挑拣蔬菜切肉,忙得不亦乐乎。

粉条作坊最多的就是锅灶,大肥肉炼油炒蔬菜然后舀两瓢猪肉豆腐,再加入粉条翻搅调味,掌勺的是猛子媳妇和驴头媳妇,两锅同时操作。

粉条是现做的不需要久煮,三大锅炖好的蔬菜猪肉豆腐备着,香味散开,馋的许多孩子蹲守在灶台附近,怎么催赶不愿意离远点。

这么多人同时用餐难免碰到烫伤,尤其是孩子老人,不如让他们先吃。“别在这守了,快回家去拿碗筷,把家里人全叫过来,其他人把桌子摆好。”村长媳妇发话,一帮孩子鸟兽般离开。

一碗碗粉条端上桌,几个妇人不停嘱咐孩子们,慢慢吃小心烫着,几张桌子占满了,老人只能坐在板凳上端着碗吃,油亮的粉条就着大块的肉和菜,这样的吃食他们是第一次尝到,鲜香爽滑太好吃了。

不要小看这些人的战斗力,几十个孩子和老人竟然干掉了两大锅,撑得一个个咧着嘴傻笑。

女人们忙了大半天,从粉条的制作到炖煮都观看过,吃进嘴里后真正感到手艺的神奇,薯面是他们天天摆弄的吃食,怎么也想不到能这般好吃。

做工的人陆陆续续过来吃饭,两个掌勺的累得冒汗,做好一锅舀到大盆又做下一锅,连做三锅后暂时歇息,看情况要不要再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顿新鲜的午饭,消除了邻里间的隔膜,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无论是老人孩子都不愿离去,看着男人们狼吞虎咽,笑话那些人吃相生猛的,完全忘记了不久前的自己。

乔璟妍徐村长以及竹林坊的人,这会还在河道中探讨,堤坝采用斜坡式比较抗冲击,第一排木桩高四尺,采用竹片作篱笆墙防止泥土下滑,第二道木桩后退三尺,同样是四尺高的篱笆墙防止泥土下滑,七八尺高的堤坝差不多与对岸持平,方案暂时就这么定了,到时候看洪水情况临时再加高。(此方案纯属虚构,无任何科学依据)

下午的施工场面铺的很大,锯木头的打桩的破竹片的挑土的搬运的,好一派热闹景象,引来了河对岸很多人观看,酸话时不时飘几句过来。

近两里长的堤坝分开施工,徐村长是总指挥,王春生监督工程质量,全村的壮劳力只有六十几个,好在一些妇人女孩参与了铲土,两头牛翻松土壤的能力惊人,节省了不少劳动力。

中午准备的吃食太多,晚饭筑堤坝的人将就着吃了一餐,担心量不够一人又加了一个白面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