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竹溪池

油炸豆泡纯粹是按字面意思操作的,豆腐放进油锅噼噼啪啪一阵响,还真鼓起了泡泡,捞一个撕开看看,里面炸出了小孔,金黄色的豆泡浮在油面上好惊喜,又一样水煮食材做成了。年糕这个时代有,做法也简单。

干辣椒碾成粉就是辣椒面,红辣椒剁碎放盐稍加搅拌,装进陶罐盖上大竹叶再用黄泥巴封口,过几天就是鲜香剁椒;红辣椒剁碎加姜蒜花生米过油加盐盛起就是辣椒酱,白萝卜洗净切成长条晒一两天,然后加盐少许糖使劲搓,装进陶罐密封几天随吃随取。这都是和奶奶在乡下生活学会的技能。

香料这块有些难度,孜然胡椒香叶草果在药铺叫什么?知道外形的样子,先买本医药书对照着买,汤底采用猪大骨熬制,原汁原味肯定鲜美好吃。晚饭豆泡烧五花肉,酸菜藕丸炖粉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乔璟妍只要手上有钱,花起来从不考虑价格,‘将就’两个字在她的脑子里很少出现,什么东西都是定制,铁锅炉灶桌椅都送到家,木匠铺掌柜为了折叠桌椅的图纸,全部订单免费奉送,有些意外但是省了不少银子,这个交易挺划算。

食铺的格局出来了,墙面和顶棚全是竹林系列,靠墙搭了一圈木板架,下面放小圆凳,几张长条桌配上长条凳,小圆凳高高摞起,折叠桌靠墙放着,需要时打开桌子摆上小园凳,放在哪里都可以。

接下来就是试吃,水煮烧烤在二十一世纪非常受年轻人青睐,这个时代木炭是有的,食材欠缺只能因地制宜。

大家围着食铺的灶台,金婶把生食放进笊篱,再放进沸腾的汤锅,一个个笊篱装着不同食材挂在大锅边缘,有大白菜、菠菜、白萝卜、豆泡、猪血、藕丸、年糕、猪肺还有粉条,随便选几样撒上葱花蒜末辣椒面,再滴上香油就可以开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几天金婶跟着乔璟妍买菜,做藕丸清洗猪肺捣碎辣椒面,又忙又累,现在看着全家大大小小吃的尽欢,心里特有成就感。

“你们觉得这样的吃食买十文钱一份贵不贵?”虽然是问大家,乔璟妍注视的是杨松林和银叔。

“不贵不贵。”杨真真这个头号粉丝,什么时候听到大姐说话都会第一时间回应。

杨松林放下筷子慢条斯理说:“十文钱吃一顿饭对读书人来说是贵了点,要是少选几样菜应该可以接受。”

银叔提出把食铺开到北街最热闹地方,价格还可以再贵点。李晋给出了最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我问过同学,书院饭堂五文钱一餐的是两个素菜,三合饭管饱,有荤菜的是八文,还可以单独点菜。”

三合饭指的是玉米碎高粱米加碎白米煮成的饭,五文钱能吃饱肚子还不错,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家境并不宽裕,一日三餐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杨松林深有感触的接话。“紫金书院对待寒门学子还是很亲厚,别看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可饭量并不小,五文钱一餐怕是书院要贴补。”

情况基本上明了,五文钱吃饱针对的是寒门学子,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八文钱的,能点菜的人选择就多了,除了书院饭堂,还有外面的这些食铺,过不了多久又要新增一家。

乔璟妍搜遍了市场,又试吃了三天,食材品种增加了黄豆芽煎鸡蛋烤兔肉炸鸡柳。粉条作为主食五文一份,年糕黄豆芽煎鸡蛋藕丸肺片两文一份,其他都是一文,烤兔肉和鸡柳五文一串。

这么定价是有依据的,可以满足书院各个消费层面的需求,会不会像她经历的那样受欢迎,还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