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朝会

自从太祖洪武爷年间,明代朝会均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在元旦、冬至、皇帝生日,有礼节性的大朝会。每月初一(朔日)、十五(望日),还有朔望朝会。其他日子还有常朝。

朝会需要早起,而北京城冬季实在天寒地冻,历来天子也有些承受不住。

又因为皇帝渐渐倚重内阁与宦官,政务皆是由票拟批红决断,所以自先帝时候起,便罢免了常朝,只保留了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和大朝会。

朝会当日,从朝臣几乎都是午夜起床,穿上公服,佩带牙牌,准备停当,前往紫禁城的正门午门集合。

莫约寅时(凌晨三点),便要到达午门外等候。午门中间乃是御道,轻易不开启,而左、右两阙则供当值将军和宿卫执杖旗校等人出入。午门上楼名为“五凤”,设立有朝钟朝鼓,由钟鼓司宦官掌管。

在左、右两掖各开一门,称为左、右掖门,供百官上朝进入。文官走左掖门,武官走右掖门。百官依次进入皇城之后,在金水桥南的旁边依品级序立。

皇城内也有朝房方便百官候朝“待漏”。近臣得天子优待,可按照品级在朝房中等待宫门开启。

右阙门南是锦衣卫的直房,下三间为翰林直房。候朝时,大学士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在端门内左侧另有直房五间,又被称为“板房”,是詹士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官员侯朝的地方。

等到卯时(凌晨五点)鸣鞭一响再依次过桥,来到御道的左右两侧相向立候,同样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等皇帝入座后,再一次鸣鞭,文武百官齐便走进御道,排班站定。文官面朝北向西方向,武官面朝北向东方向,行一拜三叩头之礼。

礼毕之后,百官方才开始奏事。

谢凡只是六品翰林院侍讲,人微言轻,向来无事可奏,一躬而退。但也须得参加朝会。因为若是不参加朝会,轻则夺俸,重则挨打。奏事过程中,如果官员礼节不当,还有御史、序班弹劾。

孙嫣然是官员之女,自然知道朝会幸苦。便早早为夫君准备下官服牙牌,早膳暖炉,叫醒谢凡,送他出门参加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