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冀州之后的袁绍得益于其四世三公之后的名头,许多世家弟子和有能之士纷纷来投,一时实力大增,风头无两。
七月初,豫州刺史孔伷病逝,袁术在汝南起兵两万携孙坚部将蚕食豫州。
刘表担心袁术来犯,陈兵边境。
河内郡太守王匡担忧王窦出兵,向兖州刺史刘岱称臣,刘岱在王匡的建议下,继承了陈留王刘协的郡王封号,自称陈留王。
陈留太守张邈不愿向刘岱称臣,与故交、现东郡太守曹操联合,而曹操依附袁绍而存。
在长安的董卓听到这些消息,甭提多开心了,差点准备自封西凉王,不过,在李儒的劝谏下,暂时消了这个念头;
一方面此时正是养精蓄锐、低调做人的时候;另一方面称西凉王会引起盘踞在凉州的马腾、韩遂不满,董卓这才作罢!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建新雒阳!
王窦为了加强雒阳与并州的联系,命在上郡的徐晃南下河东郡,这对徐晃来说是再愿意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徐晃的老家就是河东杨县。
因为白波黄巾离开,河东盘踞的匪患少了九成,徐晃用了不到一个月便拿下了整个河东,而后被王窦授予河东太守,真正做到了光耀门楣。
如今,并州有郭嘉主事,张辽、崔琰、华雄和张杨各镇一方相配合,还算平静;
雒阳的大开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洛阳城内更多的用作商业与军事作用,城外就可热闹了,学校、工厂、军镇等等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平地而起;
而后,就是标准化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连通雒阳城外。
雒阳八关也分别由张济、张绣、徐荣、许定、文丑、黄忠等人驻扎防卫,政务方面则由戏忠主导,如意学院毕业生协助。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王窦的现在的发展宗旨就是休养生息,无论关中和关东发生什么,都不能影响辖区内的发展。
就比如,拿下豫州后,实力倍增的袁术,一心想再立新功,便把目光转移到了关中董卓身上。
而关中与豫州相隔颇远,要么从南走广成关,要么东走旋门关,经雒阳函谷关西去长安才行。
袁术在与手下文臣武将商议后,决定由大将纪灵和长史杨弘带队,率领精兵两万向董卓宣战,并昭告蜀王、楚王、陈留王以及袁绍、公孙瓒等人一同出兵关中;
最后才向王窦通报欲借由大谷关、函谷关而过;
王窦收到‘命令’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回信同意,毕竟袁绍还是名义上的后将军,而且这次师出有名,拦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