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张让上前,站在众文武面前,一脸傲气的呼喝道。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太尉马日磾走出队列,躬身说道。
“说!”
刘宏往后靠了靠,轻声说道。
“陛下,益州黄巾复起,刺史缺俭被杀,巴郡、键为郡陷落,形势岌岌可危!”
马日磾低眉,缓缓说道。
这不是益州第一次出现叛乱了,就在三月前刚平定了黄巾和板楯蛮的叛乱。
但相对大汉十三州来说,这更不是什么稀奇事了,除了交州,哪儿没有战事?
所以新任太尉马日磾只能口头上焦急,语气上却毫不急切。
“又是如此,朕每次上朝都要听这些狗屁倒灶之事吗?何人替朕去平叛?”
刘宏前倾身体,怒喝众人。
“陛下,臣愿往,臣愿替陛下分忧!”
太常刘焉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回答道。
“君郎不愧为国之栋梁也!”
“今起,封刘君郎为益州牧、阳城侯,领监军使者平定益州叛乱,而后留益州整饬吏治、保境安民!”
刘宏也不想再讨论,直接加封刘焉。
一方面刘焉乃刘氏宗亲,另一方面改刺史为州牧制的提议者就是刘焉,正好让他去亲自去实验。
“臣,领命!谢陛下隆恩!”
刘焉面无异色,跪拜受封。
“其他人呢?还有什么事吗?”
刘宏再次背靠在龙椅之上,慵懒的问道。
……
等了半晌,却无人说话。
“辅国,上前听封!”
见无人说话,刘宏招了招手,让几乎藏在人后的王窦上前来。
诶?就这么来?
王窦闻言略感诧异,但还是‘乖巧’的走上前去,一时众文武的目光都汇聚到了王窦身上。
“陛下!”
王窦施礼,并递上自己的奏折。
张让怪异的看了眼王窦,接过奏折后,向刘宏奉上。
接过奏折,刘宏展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那一条条请功的名单跃然纸上。
王窦低着头,抿嘴偷笑。
他不仅给戏忠、典韦、许褚、徐晃、文丑、孙乾、程秉、崔琰等人谋了正式官职,还给远在雁门的张辽和常山国的赵云也添了功劳。
要不是黄忠、许定、郭嘉没随着自己出征,也少不得给他们察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