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绝世好闺蜜,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阿朱走后,高太后这边还在纠结,群臣继续商议,正在此时,一名禁军匆匆上殿,走到高太后身前,跪下道:“太后,紧急军情,刚刚相国大人派人来报,阿紫的十万先锋,已经攻入涿州境内。”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没想到阿紫如此激进,明知道涿州如今是大宋朝廷的地盘,还有二十万朝廷的禁军在,居然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攻了过来。
曾布立即道:“太后,我看没什么好商量的了,赶紧同意魏王妃的要求,请魏王府出兵牵制阿紫,如今,潘俊杰手里的二十万人正在围攻明教主力,大战一触即发,根本无法调动军队支援相国,相国手里的二十万大军,怕是挡不住阿紫的十万辽军铁骑,辽军可都是骑兵,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至少要三十万步兵,才能挡住辽军的十万骑兵,兵力明显不足。”
高太后连忙点头,命张公公去给阿朱传话,答应她的请求,然后又道:“大家再说说,攻入大宋境内的这股明教骑兵,有何目的,我们该如何处理?”
群臣都是摇头,又是曾布,上前道:“太后,这股骑兵只有四万多人,如今他们的主力被围,居然不去救援,反而南下攻入大宋本土,委实匪夷所思,莫非是想围魏救赵,逼潘俊杰分兵?”
说到打仗的事情,朝廷之上就哑火,吕公着此时为二号人物,居然一句话都不敢说,原因很简单,这种事,说得不好,吃了败仗,自己就得背锅,只有曾布大公无私,积极为高太后出谋划策,并不计较个人得失。
小主,
曾布的分析,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想到,只是不敢出头说而已。
高太后闻言,点点头,道:“曾爱卿言之成理,既然这样,就不能中了明教的诡计,不要让潘俊杰分兵,命他尽快剿灭被包围的明教主力,至于这股骑兵,我们就另外组织大军阻挡,曾爱卿有何建议?”
曾布道:“回太后,如今,我们最精锐的四十万禁军,都已经派到了燕云十六州,还有十万精锐,还需要防备西夏,如今,京城的禁军只剩三万人,兵力空虚,这股明教骑兵势单力孤,深入大宋境内,如今我们只有派地方厢军去阻挡他们了,只等潘俊杰灭了明教的主力部队,再南下追击这股敌军。”
他们都以为瀛洲被围的明教佯攻部队是明教的主力部队,毕竟那有十余万人,这个世界,没人会想到李轩会用十余万大军做诱饵,骗宋军上当,这点,连潘俊杰都被骗过。
高太后道:“那好吧,京城的三万禁军不能再调动了,必须守在开封,如今,能调动的厢军有哪些,可以调多少人马?”
曾布道:“边境各州的厢兵还要协同主力部队防备北方,依微臣之见,可调京西北路,京东西路,和淮南两路的厢军过来,凑个十万人问题不大,其他再远点的州,恐怕赶过来不及。”
大宋如今国内的军力分布,大概禁军五十万,由皇帝通过枢密院亲自指挥,是最精锐的部队,主要防守京城和周边敌国,厢军五十万,分散在地方各州,战斗力就差了很多,再往下就是乡兵等了,也号称有五十万,但这些军队已经不能用来打仗,只能维持地方治安,修桥铺路,或者给大军搞搞后勤。
高太后点点头,道:“好,何人愿领兵出征?”
此言一出,群臣皆默然,没有一人回答,北宋以文制武,导致朝廷缺少名将,文盛武衰,用人之际,居然找不到合适的将领领兵。
此刻,范纯仁上前,道:“太后,臣推荐一人,章淳的兄弟章呆,文韬武略,有大将之才,可堪一用。”
太后闻言皱眉,这两兄弟都是新党死党,自己重点打压的对像,自然不想用,于是道:“章呆太过年轻,怕是资历不足,还有其他人可以推荐么?”
吕公着见范纯仁开口推荐新党,心想,这股明教骑兵只有四万多人,只是小股兵力,又深入大宋境内,恐怕不会有什么作为,看来这个领兵的将军,不会背锅,既然新党想争取,自己不能给他们机会,于是道:“太后,不如还是由种家军的种师道过来领兵,西夏方面,目前入侵大宋可能性不大,种师道如今率领十万大军布防西夏,可叫他留副将守西夏,自己过来领兵。”
太后点点头,道:“好,种家历代忠良,名将世出,由种师道领军,我们都放心,这就去传旨吧,叫他尽快赶回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