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年纪大的读书人要么就已经在大宋当官了,要么就是那种考了很久都考不中的,已经没什么冲劲了,毕竟来西夏这种异国他乡抗辽,死了说不定尸体都回不去家乡,古人都讲究一个叶落归根,老年人很少愿意跑很远的,沈括这种算异类了。
所以,投奔逍遥军的读书人,其实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都是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血青年。
没有了老头子,李轩的心态也变得轻松起来,开场就道:“各位,既然大家都跟我一样帅,那我不客套了,肯定大家也没有什么为官的经验,但你们要把这个夏州府管理好,欧阳宪担任知州,万乙山为通判,张巡为转运使,其他人则由这三人来安排,你们责任重大,要利用夏州这块土地,为我逍遥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军粮,重点是粮食,明白,现在,你们都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吧。”
众人都是冷汗直流,没想到这位主公简单直接,不会给大家讲什么大道理,一来就直接提出难题,要大家去解决。
欧阳宪站了起来,道:“主公,夏州属于河套平原,这里土地肥沃,良田万顷,要增加粮食产量,就得增加人口开荒种地,这里不缺地,缺的是人,由于西夏朝廷是党项人,他们其实更擅长放牧而不是种地,依在下之见,我们可以去大宋境内寻找失地的贱民来这里开荒种粮。”
李轩点点头,基本还是符合自己的想法的,大宋虽然富有,但其实财富都掌握在少数贵族手里,中产阶级生活的也不错,但底层的百姓生活还是很悲惨的,所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农民起义。
连王语嫣也觉得,欧阳公子说得很有道理,但李轩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问:“欧阳公子,你说的没错,不过,去大宋境内寻找贱民过来开荒种地,这些人一无所有,很多恐怕连过来的路费都没有,还得沿路乞讨而来,所以,在第一季粮食种出来之前,要养活这些人,还要给他们提供种子,农具,这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这笔钱如何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欧阳宪道:“这个嘛,我们可以发动士绅捐款捐物,像之前一样。”
李轩摇摇头,寻思着,这个世界是农耕社会,土地是所有人的命根子,可不比后世,一个好的土地政策,不仅可以让国家富强,而且还能爆发出惊人的威力成长。
而游牧民族之所以可以快速的崛起,大辽之后是大金,大金之后是蒙古,蒙古之后是大清,就在于他的强盗经济政策,很简单,军功决定一切,内部都是用的奴隶制度,你有了军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奴隶,现在的大辽,大金就是部落,直到大清国都是如此,还有包衣奴。
这个政策跟大秦的政策类似,就是士兵只有不停的打战,打胜仗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的士兵在初期可以迅速的成长,因为打仗都是不怕死的,他们经济就是靠抢劫,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没得抢了,便会迅速出问题,比如现在的大辽就是,再过个二三十年,就会被灭掉。
这个跟汉人的朝廷轮回是一样的,汉人的轮回便是土地兼并,太平盛世之后,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集中,到了后面,就会导致大批的人生存在死亡线上,没有任何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一旦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会造成这些人活不下去,然后,人没饭吃了,自然就会动乱。
所以,李轩的逍遥军要想迅速的崛起在这个世界,就必须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土地政策,能够迅速的网罗一批人。
他也想过用后世的先进制度,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不现实,因为如果采用集体土地制度,那么,前期的投入自然都是得集体出,而贱民一无所有,所谓集体出钱,就变成了他李轩出钱,他现在要养一万大军,都还是靠到处坑蒙拐骗才勉强维持,哪里有这样的财力支持呢。
当然,明教和慕容复手里的军队更多,但养军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慕容复是全靠自己出钱,也就是谁加入他的大燕军,谁自己出钱,他是不会出一分军饷的,所以,加入大燕军的基本都是些野心家,想着如果慕容复成功了,自己也可以抢到地盘,比如青竹棒的程伯雄就是这种人。
而明教是靠洗脑,用宗教骗一些穷人参加,军费全靠打土豪,也是靠抢劫,所以明教的名声很差,不会有文人去投奔明教,只有穷人才会去。
而李轩的军队则完全不同,都是采用正规军的制度,一是给士兵高军饷,好的待遇,二是严格要求,只有你给他钱用,他才会听你严格要求,不然,你光严格要求,不给钱,别人又不是傻子,肯定跑路了,所以,慕容复不是不想严格要求,而是他没有李轩那个底气。
所以,李轩的逍遥军战斗力很强,同样,支出也很大,可以说,没有高投入,就不会有高产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目前李轩的财政,也就是钱,主要靠两部分,一是慕容复送的一半家产,大概有一百多万两,二是大宋朝廷的支援,反正陆陆续续还是来了些,不过经过层层贪污,到了他里也没剩多少了,关键这两样都是不太可持续的,慕容复送的更是一次性的,其他的那些生意什么的,现在才刚刚开始投入,赚回本钱都还早,更别提盈利了,毕竟做生意是需要前期投资的,目前最大的收入其实是靠文人去大宋境内发动士绅捐款,也就是欧阳宪所说的,但募捐总是有限的,而且不可持续。
思来想去,李轩最终还是决定学古代的明君,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笼络有钱人,于是道:“欧阳公子,光靠捐赠是不能长久的,要获得持续的粮食,还是得发动士绅过来开荒种地,你们就研究出一套税收制度,我要夏州的税赋是全天下最低的,而且承诺,永不加赋!”
他这招自然学的康熙,永不加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