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奚族之困

李大酺不解道:“你怎么断定幽州刘佺一定会冒险搞奇袭?”

梁羽笃定道:“因为渡过营水就是茫茫荒原,刘佺绝不想陷入持久战,那么只能选择奇袭契丹城。若是刘佺带领骑兵先行,快马加鞭,不出半日路程,便会到达奔狼峡。”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届时幽州军的骑兵部队和契丹军战得难分难解,而幽州军的支援步兵收到前方战报,肯定会加速前进,最后幽州军的补给部队就会被抛离在后面,甚至连渡河都没完成。”

他目光坚定,继续说道:“这时候就是我们最好的进攻时机,目标则是正在慌忙渡河,混乱不堪的幽州军补给部队。烧杀抢夺,想必是你们奚国军队的强项。不出意外,不但能够把幽州军的全部物资抢到手,而且还凭空多出数十条战船呢。”

李大酺犹豫不决道:“梁先生分析的有理,但却是有点纸上谈兵了。”

梁羽眼神锋利,沉声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不出兵,奚族百姓迟早要被饿死,若是出兵,也还有一线机会。奚王难道还不会选吗?”

李大酺醍醐灌顶,抚卓赞叹道:“我懂了。但我奚国的兵力不足两万,如何调兵遣将,落实计划,却是个问题。”

梁羽恭敬地向李大酺道:“听说奚族有一把代代相传的宝剑,名为句芒,与青离一样,乃传说中秦皇下令所铸造的天外五剑之一。这把宝剑由每任奚王掌管,见宝剑如见列任先王,至高无上。在下斗胆,请奚王把剑借我一用。如这次计划失败,奚王大可用此剑将在下一剑斩杀。”

李高惊慌道:“梁先生,请适可而止,句芒剑乃本族圣物,怎可借你。你若是再敢放肆……”

李大酺举手阻止李高,沉默许久,然后负手围着沙盘转了一圈,眉头紧皱。

他双目精光内敛,显然是在思考定夺。

最后他一把抓住梁羽的肩膀,点头道:“一切如梁先生所愿。奚族的生死存亡就仰仗梁先生了。”

梁羽一本正经地行了个礼,恭敬道:“谢奚王信任。详细行动计划是这样的,李高王子领两万精兵,分两路。”

“袭击幽州军的补给部队为何要兵分两路?”李大酺疑问道。

梁羽慢慢说道:“这就是其中玄妙之处了。我们要在补给部队渡河的中途发动袭击。”

“原来如此。”李大酺恍然大悟。

兵分两路,其中一路从营桥而过,在彼岸沿河行进,直达乱石湾,突袭彼岸的幽州军补给部队,而另一路则直接沿此岸行进,突袭此岸的幽州军补给部队。

届时幽州军的补给部队将瞻前顾后,难以应对。

梁羽提醒道:“务必记住,以光箭为信号,两岸同时发动突袭,消灭幽州军补给部队后,马上将物资搬上他们的战船,沿河而下。哈哈,用他们的船,运他们的物资,这才叫绝妙。

李大酺兴高采烈的说道:“妙哉,妙哉。否则还真得头疼怎么把抢来的物资搬运回来。”

李高一直在思考,他忧虑道:“但营桥已经损坏严重,难以行军,如何才能快速渡过营水到达彼岸呢。”

梁羽笑道:“当场修复,立刻过桥。我看过营桥的损坏情况,只需要几个轻功高超的人,带上绳索,进行悬吊加固,然后铺上木板,便可即时使用。不用修复得很好,能够让军队过去便行。这个事情十分紧急,须让八士中的四位立刻带领一队人马去办,连夜赶修。”

李大酺指了指奚族八士中的四位,他们心领神会,退出帐篷,领命去了。

梁羽接着道:“至于奚王你,则带领剩下的四士,以及一支百人精锐骑兵,赶去奔狼峡。千万别加入契丹军与幽州军的战斗中,而是在离奔狼峡十里左右的这个山口后面的树林中等着。”梁羽一边说,一边指向沙盘上的一处山口。

李大酺等人沉吟不语,似乎在思索梁羽的用意,然后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见李大酺心领神会后,梁羽继续道:“幽州军训练有素,即使败退,也肯定不至于慌不择路。他们会有组织地选择路线撤退。这个山口背后是一片树林,是撤退的首选路线,所以他们十有八九会选择从这里逃离。到时候,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他们的总指挥大将。如果刘佺亲自上阵,那么定然是刘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大酺当然明白梁羽的推测,但却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拦截刘佺。

他疑惑道:“我军要做的是什么?歼灭刘佺逃跑出来的残余部队吗?”

梁羽摇头道:“奚王你要做的是,把刘佺活抓。切记不可恋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了刘佺立刻撤退。”

李高突然插话道:“梁先生说得倒是轻巧。届时还能安全撤退吗?”

梁羽信心满满地说道:“诸位请放心。撤退路线我已经帮你策划好了,利用这片树林甩开幽州军的残兵败将,然后穿过另一侧的山口,再绕路突厥边境,把刘佺送给突厥,然后再连夜奔回奚国。”

“梁先生你就别卖关子了。把刘佺抓给突厥,到底为何?”李大酺有些着急。

梁羽说道:“突厥王与刘佺有宿仇,肯定会好好招呼刘佺。记住,不能省事,一定要把刘佺送给突厥。我们要把突厥拉下水,让他们瞎猫吃死耗子。”

在梁羽的计划中,只有把突厥卷进来,才能分散奚族的后续被打击报复的可能。

以奚族目前的势力,扛不住大唐、幽州和契丹任何一方的围剿。

奚族在大唐、契丹和突厥三国之间一定要起到搅局的作用才行,若是一下子就被灭,那就不好玩了。

李大酺眉头紧皱,沉吟道:“让契丹军和幽州军战个你死我活就好,我们何须去管,抓来刘佺也没用,还不如全力以赴,向幽州军在乱石湾的补给部队出击呢。”

梁羽知道奚王是不放心李高,想亲自带兵去劫幽州军的物资,以保万无一失。

然而,在梁羽的计划中,抓刘栓同样重要,而且非奚王和奚族八士不可,因为刘佺身边很可能会有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

梁羽摇头道:“奚王难道就没考虑这一战之后的事情吗?奚国发兵突袭幽州军的补给部队,抢了战船和物资,消息一传出去,奚国必然处于浪尖风口,岌岌可危。”

他意味深长地接着说道:“到那时候,大唐因为受了奇耻大辱,定然想将奚国剥皮拆骨。契丹因为损兵折将却捞不到任何好处,也想将奚国灭之而后快,把战利品抢回来。至于突厥,向来狼性,更是因为分不到肉,怀恨在心,而想拿奚国开刀。这叫怀璧其罪,谁叫你奚国羸弱,怀里却还揣着人人垂涎的好东西呢。”

李大酺不解道:“抓了刘佺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吗?”

梁羽缓缓说道:“至少可以避免奚族成为众矢之的。抓了刘佺之后,送给突厥,突厥王一怒之下,将刘佺处死,那事情就好办了。”

他望向李大酺,说道:“这样便能把契丹、突厥和大唐卷入你争我夺、新仇旧怨的乱局中,最终因为营州的争夺而僵持不下,无暇顾及别的事情。如此一来,奚族四面受敌的形势便会迎刃而解。”

李大酺沉吟一声,并不言语,似乎有所顾虑。

见李大酺迟迟不能下定决心,旁边的李高劝说道:“父王,如今我奚族生死存亡之秋,不能再犹豫了。梁先生是我见过最有见识之人,他的计划可信。”

梁羽知道李大酺担心后续大唐会来寻仇,沉声道:“奚王请放心,对于大唐军队来说,届时首当其冲的依然是契丹。为了取营州灭契丹,出一口怨气,大唐很可能会联合突厥,谋求结盟。”

他指着沙盘上契丹的地盘,继续说道:“契丹违背承诺,不把营州给突厥,突厥必然怀恨在心,也愿意和大唐联合取营州。但突厥又杀了幽州大都督刘佺,所以突厥与大唐之间,两者心存芥蒂,相互猜疑,结盟并不牢固。”

李大酺眉头一皱,点头道:“梁先生思虑果然周到。”

梁羽哈哈笑道:“哈哈,反正就是一时半会解不开的乱局。如此一来,作为旁观者的奚族便能撇清关系,谋求一段时期的安稳,休养生息。”

李大酺叹服道:“梁先生算无遗策,难怪你坚持要抓刘佺送给突厥。一切按先生吩咐。”

梁羽扬声道:“时间紧迫。请奚王立刻去拿句芒剑,王子立刻召集军队,整军待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所谓谋定而后动,奚族士气振奋。

李大酺心里清楚,必须要赢下这一仗,抢到物资。这是奚族在乱世中求存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