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嗤之以鼻道:“你懂个貔貅。大唐一时半会还亡不了的!若是治理得当,可能有机会重振昔日辉煌。”
易林不知道历史轨迹是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悄然改变,但他相信,只要好好谋划,铲除奸宦、摆平藩乱,大唐便有可能重新回到鼎盛时期,国祚永延。
大唐的荣耀与风采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这是易林此生此世的信念。
小狼显然不如此认为,他始终觉得大唐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而且无药可救。
他脸色沉重,哼着鼻子说道:“虽然皇上继位初期确实是有那么点雄才大略,国家也算昌盛,但如今他纵情声色,娇奢淫乐,荒废朝政,大唐早已不复当初了。听说他还醉心于炼丹问药,而且大兴土木,建观求仙,妄想要长生不老,何其荒唐。”
易林也不知道小狼是从哪里道听途说来的这些事情,哭笑不得道:“当今皇上也没有那么不堪吧?!”
小狼义愤填膺道:“怎么会没有?就连茶楼说书的都知道调侃,相邻诸国不但久不纳供,而且屡扰边境,侵占疆土,三藩问题也日益严重,各地势力雄据一方,居心叵测,再加上这些年来天灾人祸,盗匪起起,可谓内忧外患。那个开元盛世的大唐早已成过眼云烟,现在只剩下岌岌可危的烂摊子而已。”
易林抓了抓头,有些气急败坏。他苦笑道:“说书先生的话都是故弄玄虚、夸大其词、博人关注,不可信!”
小狼心中愤懑,反驳道:“就算耳听为虚,眼见总能为实了吧。我们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百姓疾苦,满目疮痍,简直是难以言喻。如今境况,估计还不如武氏掌权的时候呢。那时候乱是乱了点,但至少国力尚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狼这一番言论,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他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在岛上时常会听到老爷和友人对时政高谈阔论,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许多道理,再加上出岛之后的经历,所以他对天下大势也算是别有一番见解。
易林没想到一心痴迷武学的小狼谈起时局来竟然口若悬河,有理有据。
他惊讶地道:“哟,你小子倒懂得挺多。”
其实易林心中也知道,大唐如今的强大,只怕是长安城繁华昌盛所营造出来的假象而已,其他地方天灾人祸连连,早已民不聊生。
如今的大唐只怕真的是个烂摊子啊!
匡扶大唐,谈何容易。
小狼出岛之后一路上见了不少烧杀抢夺、惨绝人寰的景象,对李氏大唐怨念极深,一通贬骂说辞之后,觉得还不痛快。
他继续义愤填膺地说道:“众多虎视眈眈的边境势力尚且不说,光是一个安禄山,一个哥舒翰,还有一个宋昆山,都是些土皇帝,这就够皇上头疼的了。”
说话间,他气得一个闷哼,继续说道:“我还听说,安禄山一人更是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一边敷衍中央,一边佣兵自重。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幅员辽阔,兵力又是诸镇之中最强,号称拥兵百万,实力之强大,犹如敌国。”
“你话怎么那么多!”易林摇头苦笑道。
小狼嗤之以鼻道:“我还没说完呢。河东兵强马壮,相反,中央兵力则不足二十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可谓危机重重。要不是有其他藩镇势力相互牵制,估计天下早就大乱了。这天下纷争的浑水,可不好趟呀。”
易林见小狼越说越激动,而且说的都是些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的话,赶紧嘘了一声。
他若有所思,沉吟道:“话可不要乱说,乱说也不要大声,免得隔墙有耳。你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被官府的人听了去,咱们都得人头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