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旺合掌打问讯:“弥陀佛,董教师真不爽约,果然前来,我弟兄奉恩师之命,前来迎接。草草不恭,请您原谅。”
张德妙心中有些好笑,这些武林中人说话还文绉绉的。
董正拿着包袱一拱手:“好说好说。有劳二位久等,董正一步来迟,恕罪恕罪。”
和尚一抱拳:“请吧。”顺着大树林往东来,快到拜坛西门啦,从里边走出两个人来。
董正看这二位,也都在五十多岁,细腰窄背一身蓝。肋下配刀,长眉朗目,头发扎髻,面带忠厚,“师弟,董教师到啦?”“师兄,您陪着董教师往里请吧。”
说话间,董正随二位师兄进西门,跨二门直奔里来,侯二侠早在坛阶下恭候,还有六个弟子都在身后,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老侠面带笑容:“董教师,恕老朽失迎啦。”董正抢步进身行大礼:“老前辈,晚生董正参拜。”
侯老侠怎能叫董正磕头哇,双手一拉,“董教师,在下不敢当。请吧。”董正随着众人登上拜坛。
京城有五坛八庙,这五坛是:地坛、天坛、日坛、月坛、社稷坛。这拜坛有十几丈见方,高有一丈多,四面有阶石。来到上边,四顾空阔,显得居高临下,铺着几领莲花席,放着壶碗包裹。
小主,
侯二爷执手相让:“董教师,星月皎洁,深夜无风,万籁寂静,正好畅谈。席地而坐吧。”
二人坐好,老侠细问:“府上什么地方?”“晚生祖居京南陂桥董家村,世代务农为业。”“您的贵老师是哪一位?”
董正一想师父不叫提呀,便道:“在下无师自通,是仙传。”老侠一听这不像话呀,又问:“你的门户呢?”“我准备在武林中自立门户,兴一家武术。”
张德妙心想这侯二侠估计也得来气,跟你正经说话呢,你给我来这套!果不其然王老侠客接着讲到:
侯老侠看出董正不像话,有些生气,有意想考问一番,便笑道:“哈哈哈,教师所言,老夫一生才第一次听到。你既承仙传,一定博学多闻,老夫有一军刃,虽使用多年,但不知其名,既遇阁下,倒要请教其名。”
说话一招手,徒弟把一个长包袱递过来,董正一看可就一怔啊。老侠把军刃一托,“董教师,您请看一看。”
纯钢粗制,二尺四寸长,一头象核桃那么粗,一头细得跟大枣差不离。通体漆黑唰亮,两头儿都是馒头顶儿,没尖没刃。粗头一边凿个透眼,黄绒缦的挽手,黄色灯笼穗儿,刻着一条龙,很讲究,不为好看,为的是攥住涩手不打滑。
“董教师,您请赐教吧。”董正从心里感激老恩师当年传授,便不慌不忙地答道:“老前辈,您这对军刃,我是第一次见到,在学艺的时候,老师提过,叫镔铁双镢。
此物出在拜火教,一只长三尺有六,叫长镢;一只二尺四寸,叫短镢,还有短把镢。用这种兵器必须隔衣认穴,专讲打穴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