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比重新换 一批人要划算的多。”
朱元璋早在赵大爷俩离开的时候。
就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所以才没有拦下他们继续询问。
朱英饶依然不依不饶的说道:
“可是为什么赵大说他们的土地只有五亩。”
“量出来的却有五亩六分?”
朱元璋闻言眼中也露出疑惑之色。
这一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要知道为了大明的稳定。
自己几乎是事无巨细的制定了许多的规矩。
尤其是跟民生有关的。
这些土地的测量工具。
都是朝廷亲自勘定并且颁发的。
那些胥吏哪有胆子去弄虚作假?
朱雄英涩声说道:
“爷爷,朝廷的工具自然是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人心啊!”
朱元璋面露不解之色的说道:
“人心如何?”
“难不成他们还敢胡乱丈量土地不成?”
话刚说完,朱元璋的脸上就露出了尴尬之色。
赵大家的五亩地,不就是因为胡乱丈量变成五亩六分的。
朱雄英指着赵大的土地说道:
“爷爷,朝廷的土地分为两种。”
“一种是赵大这种在官登记造册的熟田。”
“数量是永远不会变的。”
“另一种就是老百姓自己开的荒地。”
“熟田历朝历代都有鱼鳞册在。”
“不会多也不会少。”
“荒地却历朝历代都在增加。”
“然而真实情况却截然不同。”
“尽管有不少百姓开垦荒地,但是朝廷的鱼鳞册上的土地总数。”
“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在王朝末期,不增反减。”
“而这其中,就是因为有隐田的原因。”
“朝廷优待士绅,减免有功名之人的赋税。”
“这让很多人想着如何把土地投献到这些有功名之人的名下。”
“以此来躲避朝廷的赋税。”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朝廷要是想查,终究还是能够查到的。”
“真正令人担忧的,恰恰是朝廷查不到的地方!”
朱元璋不由得心生好奇:
“朝廷还有查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