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人的根底,朱元璋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冷笑。
怪不得自己从来都没有听过这号人。
当初建立大明,分封众臣的时候。
朱元璋和 马皇后只定下了最亲近,功劳最大的那批人的爵位。
剩下的人都是由朝堂根据他们的功劳大小进行封赏的。
小主,
而此地这个刘姓勋贵。
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角色。
别看他在地方上耀武扬威。
但是在京城,连个屁都不是。
这也是为什么此人早早的就回到家乡的原因。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啊!
“聪明倒是个聪明的。”
“只可惜聪明用错了 地方!”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随后就吩咐一干锦衣卫散开。
不要跟着自己。
既然是微服私访,肯定不能招摇过市。
身边只留下了朱雄英的贴身女婢观音婢。
既然得知有人意图阻挠丈量土地。
朱元璋肯定是要实地查看一番的。
原本想让朱英饶也留下来。
但是却耐不住朱英饶的纠缠。
于是一行四人便踏上了微服私访的道路。
“这些水渠,也是用水泥修建的。”
“虽说前期花费大了点。”
“但是既能防止水渗入地下,白白浪费。”
“又省得每过几年就发动徭役清理河道。”
“虽说眼下花了些钱。”
“但是总的算下来,还是省了不少民力的。”
路过一条水渠的时候。
朱元璋指着水渠说道。
这是当初治理完江南水患之后。
工部官员跟自己提的建议。
要在大明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用来帮助民生。
正准备再夸奖朱雄英两句。
一个老者的声音传了过来:
“这位老爷倒是个懂的。”
“朝廷修建了这水渠之后。”
“咱们这里就基本上没有为水的事情操过心了。”
“旱时开闸放水,涝时也能够快速的把水送走。”
“小老儿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官府的好。”
“这可多亏了陛下的体恤啊!”
四人回头,正好看到一个老者目光也看向水渠。
眼中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