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很快传回了远在京都的真宗及众位大臣耳中。
顾德得知后便又跪在朝堂上老泪纵横说教子无方致使其误学西域的魔功,还望皇帝恕罪,待儿子被押送回京后一定交由刑部秉公处理。
当然,许如意和顾曦月自是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顾曦月向皇上进言以髌刑为罚,希望皇上看在丞相一生为国辛劳的份上饶了顾曦延的性命,剜去髌骨囚禁丞相府。
安真宗不愿多事,便又草草应下。
事已至此,顾曦延才知道,也许出于父亲的忌惮,兄长的嫉妒,也许出于更为隐晦的目的,总之,顾曦延竟是在那一刻才看清了自己父亲伪善之下的真容。知道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顾曦月和许如意作祟。
那一刻,仅存的那一点父子亲情也荡然无存,而顾曦延则成了整座丞相府里特殊的存在。他就像是借住在丞相府里的一抹飘萍,没有人在意他的死活。
沈玉舒想起听风苑里那个玄色的身影,心头不禁隐隐有了一丝怜悯。原来就算换了时空,那张脸之下依旧是一颗绝望的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这又与她有何干系,为什么他跳楼却偏偏要连累自己。想到这里,原本浮上心头的怜悯,顷刻间便又烟消云散了。
不过,说起顾曦延的这位兄长,沈玉舒又是一阵恶寒由脚底而生。
许如意生养了顾曦月后,便再无所出,颜风说是当年顾德命稳婆在生产时动了手脚,所以许如意几乎只剩下半条命,这两年更是无法主持中馈。但为了儿子,她几乎殚精竭虑,将能算计的都算计了。
只可惜,顾曦月唯一的优点只剩下一副让人见之不忘的好皮囊,是三兄弟里最英俊的一个,也是集合了夫妻俩所有的长相优点。但性格却并没有很好的继承顾德的隐忍与内敛,而是好色成性府中妻妾无数。而这位公子,也确实有了沈玉舒曾经看到过的一些民国电视剧里,军阀巧取豪夺那股子劲儿。
但有趣就有趣在,一院子的妻妾,却没有一个生了孩子。因此,顾德如今依旧没有当成祖父,但似乎他也并不为此着急。只是,沈玉舒从顾德对于许如意做的事情上来看,他应该也不允许流着一半许家血脉的顾氏子孙出现。
颜风说,顾曦月虽长得好看,但出手阴毒,还从褒国公府招来了一批死士,但凡是与他冲突的甚至的罪过他的人,要么消失,要么便是没了性命。所以,人人敬他,却人人都怕他。如今之所以在顾德面前有恃无恐,也是因为褒国公府树大根深,顾德也无法轻易撼动,更是因为顾德为了让自己干净,所有肮脏的交易都交给了这个急于在他面前表现邀功的儿子。
而顾曦延一身的伤,也全都是拜他所赐。
沈玉舒不禁打了个冷颤,这丞相府里手底下最干净的,只剩下与她年纪相仿的三公子顾曦明。
仗着自己父亲官拜丞相,在京中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其母名讳不详,是当年丞相奉皇上之命,出道南巡之际所救的江南女子,出身并不光彩。就算顾德如今再疼爱幼子,但对这位妾室却从不多言,更是命府中之人也不能提及。
据说当年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女子长相艳丽,在府中深得顾德喜爱。因与顾曦月有着相同的年纪,再加之顾曦月好色的性子,有一阵丞相府中也有传言说顾曦月与这位庶母有染,一度引得父子为此反目。还是许如意从中调解,父子俩才渐渐放下了芥蒂,重归于好。只是这调解之中,大多是因为许如意的母家褒国公府的权势,让顾德不得不低头罢了。
可惜红颜薄命,这位宠妾十七岁生下顾曦明不满一年,便被慕容氏下毒害死。
对于顾曦月与顾德宠妾之间的种种,都是丞相府里仆人们之间相传的一些八卦旧闻真伪难辨,听着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沈玉舒每每听到这宠妾的年纪,心中都不住感慨,万恶的皇权社会,女人十几岁就要嫁人生子。可一想到曾经的自己年近三十除了拿得出手的学历以外,再无其他可以吹嘘的地方,却又觉得,或许对她这样的人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才能解决她的情感问题,也好让周围所有人都闭嘴。
没想当颜风说起顾曦延的过往,又让她想起这些丞相府奴仆口中的流言。原来顾曦月与宠妾有染是真,顾德不喜爱顾曦月也是真,但忌惮褒国公府不得不倚重顾曦月更是真。
这父子关系,也真是讽刺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