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年级排名

“蒲松龄写聊斋,才华横溢,终老在科举上没考出个名堂,但是在文学创作上却开了个大大的窍。”

项得力接着说:“关键是开窍,或者是开悟,是‘顿悟’还是‘渐悟’。高考对于我们来说,本质上与过去的科举考试一样,只是现在每年一次,过去可能是四年才一次。面对高考,悟得早一定比悟得晚好,最好是顿悟。”

尚成山说:“对,面对高考,渐悟可能有点麻烦。”

“所谓大器晚成?”沙志稍稍思索了一下说,“渐悟,可能好比人的逐渐成长。”

“有点道理,”项得力笑了起来,“但是面对高考的话可能等不了逐渐成长,我这一直在寻找顿悟呢!”

“不要等,”尚成山跟着呵呵一笑,“听百事通说,有人曾经讲过一个茅塞顿开的故事。茅塞顿开,关键在‘顿’不在‘茅’。”

“百事通拿出去吹牛了?”沙志也笑了起来,“茅塞顿开,当时我们也就是开个玩笑。关键肯定不在‘茅’。”

“既然说到了‘顿’,不怕你们笑话,我也曾经有过很不错的学习成绩。”尚成山看了看沙志说,“我来讲一个故事。我在老三班的学号是第二号,当年中考进校排在全年级前十。”

“想上中专上芙中,肯定都没有问题。”沙志说。

“虽然中考成绩未必能代表什么,但说明我那时的学习还不错,不过没有‘悟’。当时因为我与父亲闹得不可开交,也可以说我父亲与韶山那位伟人的父亲有得一拼。我想离我父亲远点,离他越远越好,因此来到了这里。

“来这里后我迷上了武侠小说,那时候只要有时间天天看,看得天昏地暗,学习基本上放在了一边,更没有‘悟’。有次英语考试,我很快就做完了,”尚成山跟着呵呵一笑,“不过不是真做完了,是很多题不会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选择题还可以随便选,但完形填空题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既然不会做就只好打旁边一小子的主意。

“那小子平时笑容可掬,与我关系不错,是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学生,与我的座位中间只隔着一条走廊。当时我也明白自己的斤两,够及格就行,因此不时扭头盼着那小子帮忙。”

项得力说:“乱抛媚眼?”

“对,有点那意思。”尚成山继续说,“但那小子明摆着不理我,我的媚眼抛得再多也没有用,只好坐在那里干瞪眼。

“你们知道,英语不像语文、政治可以想写多少写多少,英国人的单词我想写也写不出来,而且还有不少是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考试时间快差不多的时候,那小子终于扔给我一个小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