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己若不取必受于人

说起来,现在巴郡最大的官,就是郡丞蔡祎。

他想扶灵,或许也是想接替赵部接任巴郡太守一职。

也许是涂晋多想了。

不过涂晋拒绝,其实他更想在江州官民面前表现表现,他要让江州的官民都知道,他这个县令,不只是护国安民,同时也是一位大仁大义之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涂晋拒绝,蔡祎也不好强求,只得退至一旁,跟随赵部、马宪的灵柩缓缓入城。

江州,是巴郡的郡治所在,城市规模比汉昌、阆中、安汉都要大一些,也更像是一个城市,其他县城与后世相比,更像是一个镇子。

江州北靠长江,南靠山林,街道纵横交错。

街上的店铺林立,两侧的百姓原地肃穆。

......

晌午时分。

涂晋一行这才将赵部、马宪的灵柩护送至巴郡太守府。

赵部乃是巴郡太守,葬礼自然不能太过随意,次日上午,郡丞蔡祎为赵部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

五日后。

举行完赵部的葬礼之后,巴郡各县逐渐恢复平静,不过江州太守府,此时却并不平静。

“羊渠令胡侗,举荐郡丞蔡祎,为巴郡太守。”

“永安令邓序,举荐郡丞蔡祎,为巴郡太守。”

数日之前,得知赵部战死沙场,巴郡太守府便通知各县县令,以及世家豪族派代表立即赶赴江州,为太守赵部治丧。

通知各县县令,以及各地世家豪族到江州,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今日。

赵部已死,就需要推举一个新的太守出来。

当然,也可以等朝廷重新任命新的太守。

不过时至东汉末年,太守县令亡故,更多的是郡县氏族豪强们自己推举,然后上报中央朝廷。

一般情况下,朝廷也只能顺水推舟应允。

人家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

朝廷不同意又能怎样?

今日就是巴郡各县,以及世家豪族一起商议,选谁成为这巴郡新的太守的日子。

首先站出来的是羊渠令胡侗,以及永安令邓序,此二人均表示拥护郡丞蔡祎为巴郡新的太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