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你怎么看?”
朱慈煊心里一群野马狂奔而过。
什么我怎么看,我能怎么看,这是你自己惹的祸,我什么也看不了。
来的路上太子就想过,万一老爹就这事向自己要看法,要怎么回答老爹才好。
想来想去他也不知道,索性就回答不知道吧!
毕竟真诚才是必杀技。
“回父皇,儿臣愚钝,请父皇赐教。”
洪兴放下茶杯,心里骂道:小滑头,狡猾狡猾滴,看来是被那些大臣们整怕了。
他示意太子坐下。
“你有没有想过,延平王这次为什么要主动请辞?”
朱慈煊监国这么久,早就知道晋王和延平王两家尿不到一壶,两家你来我往斗了这么久,看着势头,似乎是晋王略胜一筹。
太子思索片刻之后,小心翼翼地给出了他的答案。
“回父皇,儿臣愚见,晋王和延平王争斗已久,会不会是延平王觉得累了,不想继续和晋王斗下去?”
洪兴看着太子说完话,微微一笑。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接着,洪兴就给朱慈煊好好分析了一下。
大明目前就两个异姓王,一个是晋王李定国,另一个就是延平王郑成功。
前面说过,异姓王在大明一朝的含金量那可是非常足的。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有那么多立下赫赫功名的猛人,在生前也没捞到异姓王,只有在他们死后才追封。
作为皇帝的洪兴当初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对李定国和郑成功这两个异姓王的处理也颇为棘手。
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让他们当王,但心里还是非常不乐意的,每晚睡觉都不踏实。
就想着哪天找个机会把他俩这异姓王的称号撤了。
现在郑成功主动请辞,不但为自己博得了好名声,还挠到了洪兴的痒处。
这是郑成功的第一层。
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如果郑成功辞了延平王这个封号,那么大明就只有李定国一人是异姓王。
树大必招风。
郑成功退了之后,李定国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瞪大了眼睛盯着。
只要他一出差错,那面对的可不仅仅是郑成功的攻击,而是所有眼红之人的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