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韩风正在看苏彩云放风筝,苏爷突然拿着一本帖子走过来:“韩风,先别玩了,过来,郭举人给你发了请帖…”
韩风立马走了过去:“郭举人?我不认识他啊,他邀请我去干啥?”于是接过帖子打开一看:“原来是去醉香楼参加中秋诗会。”
“韩风哥哥,那你要不要去参加?”苏彩云期待的问到,她当然想再次进城玩了。
“我想想看吧,还不确定…”韩风看穿了苏彩云的心思,故意没有确定!他当然要去参加,因为这是个接触很多人的机会,这是他目前最需要的。
“你要去的话,可不可以带上我?”苏彩云不甘心的继续问到。
“不可以,你太重了,我的马不堪重负了。”
“啪…哦,原来你早就确定去了,就是想不带我…”苏彩云一掌拍在韩风背上,不解气,还想踩他一脚,好在韩风早有预感,收回了脚,得意的看着她。。。
“中秋过后,你俩就挑个日子把婚事办了吧,以后在我面前调情我就不会反感了。”苏爷说完嗖的一声,走远了。
韩风:“…”
苏彩云脸颊微红。。。
两人默契的散开了。。。
转眼到了中秋,当天几人早早就乘船往水城码头划去,顺流而下,江面雾气腾腾,一股凉意扑面而来,一路上能听到鹧鸪,画眉,雉鸡,白露,野鸭,鸿雁的叫声,还有岸边灌木的沙沙声,这种来自大自然的气息,让人无比宁静。。
此时水城县醉香楼内,早已布置好了一切,柳姨跟一众风尘女子训着话:“今天我们醉香楼举办中秋诗会,你们唱歌跳舞的都给我卖力点,琉璃你精通诗词,随我参加诗会,到时候拿出一首佳作,边弹边唱出来…”
说完就让众女子散去了。郭举人首先到来,看着厅堂的布置满意的点了点头。不一会的功夫,厅堂已经坐满了文人墨客,二楼的包间也已经坐满不愿露脸的人物。门外围满了很多没有受邀的人群。每个人都显得很兴奋。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并不像现在那么多姿多彩,所以中秋诗会算是一次热闹非凡的盛会了,很多青年才俊不仅可以借此结交朋友,还有机会扬名立万。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书生,也想借此赚点银两支撑学业,水城县是近几年举办中秋诗会最成功的地方,所以隔壁县城的一些文人才子也会过来水城参加。
“李兄,去年你那一首《别离》夺得桂冠,我仍记忆犹新啊,不知今日可曾带来佳作?”
“孟兄客气了,去年你那一首《他乡客》并不逊于我,只是时运不济,屈居第二。”
说话的这两人便是水城县才子李唐和孟浩之。从他们轻松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对于自己此次诗会胸有成竹。
“两位兄台,可曾听说前阵子,这水城县出了一个奇才,据说那人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作出两首上等佳作?”
此时坐在一旁的的一位书生说到。
这人便是隔壁县城的书生,家境贫寒,叫王昌平。去年夺得中秋诗会第三,对诗词也颇有研究。几人也是去年诗会结识,因此坐在一起。
孟浩之:“王兄不用担心,水城县若是有这等才华之人,早就声明远扬,也不会籍籍无名,恐怕是剽窃他人诗作,沽名钓誉之辈。”
李唐:“孟兄言之有理,此等文抄公比比皆是,不必理会。”
正在此时,一位高挑俊朗的青年,身旁站着一位天生丽质的绝代佳人,两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青年开口问到:
“几位兄台,其它桌台已经满座,我们可否坐这里?”二人便是韩风和苏彩云。
“二位请坐”李唐说完,目光在苏彩云身上不停游走,孟浩之也是表情猥琐。
这一切自然都被韩风看在眼里。
“刚才就听到这两人说自己的坏话,现在又对彩云这般无礼,看来不是什么好鸟。”韩风顿时多了些警惕。
王昌平则规矩很多,彬彬有礼的问到:“在下王昌平,敢问兄台怎么称呼?”
“在下韩风。”
“咳咳咳…”此时正在喝水的孟浩之,呛了一下。瞟了韩风一眼。
李唐:“原来是韩风,在下李唐,早就听闻兄台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质非凡。”
孟浩之:“幸会幸会!”
“这两人真是厚颜无耻,刚才还和旁边那个人说韩风哥哥的坏话,现在就换了嘴脸。”苏彩云想到这,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这两人名字倒是不错,不过人嘛…”韩风想到这,二楼就响起了郭举人的声音:
“诸位安静一下,中秋诗会马上开始了,首先,这次诗会和去年一样,还是由我主持,我将和清化书院的张院长、县衙的文书大人共同评选佳作,排出前三名,获得前三名有丰厚奖赏,第一名赏银一千两,第二名赏银五百两,第三名赏银二百两,门外的人也可以参加…”
此时台下和门外爆发出激烈的讨论声:“今年的奖赏也太丰厚了吧,比去年翻了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读书人是真的值钱啊”
“也就三个名额,不是读书就有用的,你看里面起码超过两百个人参加呢!”
“我也要作诗一首参加…”
“咦,你个信球货,就算了吧”
“你个泥腿子,知道个啥,万一真中了呢…”
“安静,安静!此次诗会由水城县首富史老爷赞助,奖赏由他出资,感谢柳姨提供场所…”感谢县府的鼎力支持,下面先播一则广告…
韩风:“……尼玛,古代也玩这种?”
“什么是广告?”
“就是广而告之,宣传商品呗…”
“我说史老爷怎么那么好心出资呢,原来过来搞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