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凌的指节叩在实木办公桌上,震得青瓷茶盏里漾起涟漪。
徐静倚着百叶窗,阳光在她冷白的面容上割裂出明暗交错的阴影,像被泼了浓硫酸的丝绸。
“三小时前,美林资本的传真。”她将烫金文件推过桌面,指甲上的蔻丹在“并购要约”四个字上划出血痕,“他们在香港注册的空壳公司,实际控股方是周家二房。”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八十年代特有的铅灰色云层压得很低。
傅凌突然笑起来,喉结在敞开的衬衫领口滚动:“难怪周老爷子非要请我喝武夷岩茶,这是拿我当茶宠养着呢。”
徐静刚要开口,走廊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宣传科小王撞开门,胸前的海鸥相机还在晃动:“傅总!印刷厂那边……”他瞥见徐静冷冽的目光,声音陡然低下去,“样板画册被海关扣了,说是涉及境外敏感图案。”
傅凌摸出铜质打火机,幽蓝火苗舔舐着传真纸边缘。
透过袅袅升起的青烟,他看见徐静旗袍侧缝的盘扣松了一颗——那是昨夜在仓库核对账本时,被他情急之下扯落的。
“给老陈打电话。”火舌卷过美林资本的标志,“让他把年前屯的二十吨新闻纸全拉到码头,就说……”灰烬飘落在紫砂壶承里,“就说要给乡镇企业印安全生产手册。”
财务科传来的算盘声忽然停了。
走廊尽头的传真机疯狂吐纸,油墨味混着徐静身上的广藿香,在中央空调出风口纠缠成诡异的漩涡。
傅凌伸手去够茶杯,却发现徐静正用钢笔在台历上画圈——正是周家祭祖的日子。
暴雨是深夜袭来的。
傅凌蹲在城郊印刷厂的铁皮屋檐下,手电筒光束切开雨幕,照亮墙根处新鲜的车辙印。
老陈举着伞跑来,胶鞋踩在水洼里溅起银汞似的水珠:“都按您吩咐,那批加硫磺的宣纸……”
闷雷碾过天际时,傅凌终于看清仓库门锁上的划痕——不是撬棍,是某种特制工具留下的月牙形凹槽。
他想起发布会那天在通风管道飘落的金粉,突然夺过雨伞冲向装订车间。
成摞的《安全生产条例》散落满地,徐静正举着放大镜俯身查看。
旗袍下摆沾着油墨,像宣纸上晕开的写意牡丹。
她指尖捏着颗米粒大的金属物:“德国产的微型窃听器,磁吸式。”
傅凌的呼吸喷在她后颈:“周家祖宅的修缮工程,承包方是市二建公司。”
“但安装手法是慕尼黑情报局的惯用伎俩。”徐静转身时,发梢扫过他手腕静脉,“记得那批被海关扣押的德国印刷机吗?操作手册第27页的批注……”
惊雷劈开云层,供电系统突然跳闸。
黑暗降临的瞬间,傅凌听见装订机方向传来齿轮转动的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