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爽朗一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顾大人不必客气,本将军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朝中若都是你这样为国为民的官员,何愁我朝不兴盛?”顾长渊谦逊地笑了笑,借机与杨将军攀谈起来。他深知杨将军在军中的威望,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对改革大计至关重要。
“将军,如今边境时有摩擦,军费开支巨大,却收效甚微。下官以为,我朝军备亟待改革。”顾长渊语气诚恳,目光灼灼。
杨将军浓眉一挑,略带审视地看向顾长渊,“哦?顾大人有何高见?”
顾长渊早有准备,便将自己对军事改革的一些想法娓娓道来,从士兵训练到武器装备,再到战略部署,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尤其强调了现代军事思想的重要性,例如后勤保障、信息传递等等,这些都是古代军队所欠缺的。
杨将军听得频频点头,他久经沙场,自然明白这些建议的价值。虽然顾长渊提出的有些想法过于超前,但他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顾大人果然是年轻有为,这些想法虽然新奇,但却切中要害。若是真能实施,我朝军力必然大幅提升!”
顾长渊见杨将军态度有所松动,心中一喜,趁热打铁道:“将军,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有所突破。下官希望将军能够支持改革,为我朝的未来出一份力。”
杨将军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顾大人的想法,本将军会认真考虑。有些举措,或许可以先行试点。”
得到杨将军的初步承诺,顾长渊心中大定。他与杨将军又寒暄几句,便借故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
他注意到几位朝中重臣正聚在一起低声交谈,便缓步上前,拱手施礼,“几位大人,下官顾长渊,冒昧打扰。”
几位重臣见是顾长渊,都客气地回礼。顾长渊巧妙地将话题引到改革上来,他并没有直接阐述自己的理念,而是从几位重臣的利益出发,分析改革将如何提升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
“诸位大人,如今朝中弊病丛生,民怨四起。若不思变革,恐有动摇国本之虞。下官的改革计划,并非是要损害各位大人的利益,而是要与诸位大人共谋发展,共享繁荣。”
几位重臣听罢,都陷入了沉思。其中两位对顾长渊的提议颇感兴趣,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他的改革计划,并考虑给予支持。
顾长渊暗自欣喜,他知道,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一步步稳扎稳打,最终定能实现目标。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宴会角落里一位官员身上。这位官员主管文化教育,在朝中颇有影响力。顾长渊端起酒杯,向他走去……“大人,久仰您的大名……”
顾长渊端着酒杯,步履稳健地走向宴会角落。那里,一位身着青色官袍,蓄着三缕长须的中年男子正独自品着酒,他便是主管文化教育的吏部侍郎,王大人。顾长渊在心中默默整理了一下措辞,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
“大人,久仰您的大名,下官顾长渊,今日得见,三生有幸。”顾长渊举杯示意,语气恭敬而不显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