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创业都免不了的事

给少了别人不满,没人会跟着你干。在华夏,流行的是合伙创业,不兴国外那套职业经理人,如果没有几个伙伴死心踏地的跟你一起干,根本成不了事。

小主,

何况朱一帆还不是直接管理公司,没有几个好伙伴帮忙看着公司,被人搬空公司都不知。

烦,烦心事一件接一件,何时得清静。

唉,股权与股权激励只能说略懂,这方面知识还是要从头了解。

幸亏他混互联网行业,平时就对这些互联网大厂的消息感兴趣,就他粗浅的认知,互联网公司股权与股权激励,里面的门门道道可以很多的,可以玩得很花。

AB双层股权架构,即使股权被稀释到很低的程度也一样能掌控公司,代表公司则是谷歌与facebook,国内赴美上市的公司基本也是这种情况。

但华夏公司法规定同股同权,不允许这种股权架构,但允许投票权授权,即接入投资者时另协议仅享有分红权,自动放弃投票权与管理权,将投票权授权给创始人,也能让创始人以极少数股权掌控公司,如当年京东引入引入腾讯,就要求腾讯将投票权授予给刘强东。

而股权激励泄及更多人显得更复杂,里面有很大学问,给多少,给什么人,如何分配,如何给,如何回购,等等,如何保证公司与员工双赢,要有一个完善的流程的。

如小米在上市前夕给予雷军价值98亿的股权激励,没任何附加条件,约占小米总股本的2%,姑且不论对错,就知道为股权激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很值得探讨。

正所谓内事不决问千度,不如上网找一找这方面的信息,借鉴具体案例有助于快速理解其中的常识,与跳过其中的错误。

只是当朱一帆搜索的时候,却没有找到多少有用的信息,现在国内都没几家互联网公司上市成功,信息少得可怜,况且现在又不像后世媒体发达,能挖出众多公司内幕。

而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多为股权大战,各种争权夺利,估计也国内也没人关注这块的内容。

这就抓瞎了,估计关于这些方面知识的书籍比较少,问老师?问咨询公司?

好烦啊,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本来就不是自己一个人想的事情,不如迟点叫上杨娅男等人一起想一想,看看怎样商议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当知己网越来越成功时,郭文建不是个例,挖人之事肯定层出不穷的,还是赶紧发个内部公告,趁早告诉伙伴们自己有这个股权激励计划吧,稳定大家军心,免得他们倒在黎明之前。

第二天,朱一帆写了封声情并茂的告内部信,并让杨娅男他们先行了解一下股权激励与企业融资这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