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这乡里乡亲的,多少都沾亲带故。红白喜事都习惯办在李庄白肉店,熟人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做的都是人情。
真开一家酒楼,不见得有生意上门。
那就只有做其他餐类,不做传统中餐。
李家香想到了火锅。
蜀都的火锅,她这些年虽然没有做,不过她看也看会了,何况老公王一新本就是厨师。
她为此考察了下当地的火锅市场,最终决定做自助火锅。
在价格上尽量追求大众实惠、薄利多销。
李家香也就打算找个事做,不图赚多少钱,只求忙碌起来。
一个月后,家香姐自助火锅城开业了,店开在李庄白肉店对面。
来李庄白肉店消费的人都会看到,也算借李庄白肉店的人气做自己的生意。
因为李家香追求有一个事儿做,不太看重利润,东西都卖得比较便宜。
食材新鲜,自助品类多样,酒水免费,生意从开业那天开始,人气就没下降。
不仅仅是当地的镇人喜欢带全家来吃,家里有请客的,也会安排过来。
连附近的剧组团建活动什么的,也会安排到这里。
渐渐地,李庄白肉店的散客生意就不好了。
除了宴席生意,平时基本不来人。
好在这些年赚钱了,现在生意清淡下来也无所谓。
就算开店,也是为了更多地服务乡里乡亲的请客吃饭人情来往。
但是,一刀的师弟兰强就不服气了。
这不服气的逻辑是李家香抢了店铺的生意。
他的理由是对面的自助餐是70一位,我们这边随便一个三+1的荤素汤也是70,但是,架不住人家酒水全免啊,怎么降价给量也干不过对面的。
宜城的男人哪个吃饭不喝点酒,我们可是酒乡,你把店开在我们对面,完全就是不讲情面。
你哪里不开,就开这里,不是称心抢生意,还是为啥?
后来,兰强越干越不得劲,就给王一刀提出了辞职。
生意淡,对他这个厨师来说,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王一刀和这师弟的关系等同于家人和朋友,自然尽力挽留。
工价是其次,他看重的是情谊。
“这眼巴巴盼来几个人,一溜烟就去对面。
这天天的,我可受不了。
虽然我是管后厨的,但是这生意是你师兄的,怎么着也是咱家的生意!”
“哎呀,师弟,劳你费心了。哪怕你在这天天没事做,我也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