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晴和一刀离婚后,给李庄白肉送酒的差事,常生主动拒绝了。
虽然常生赚不到多少钱,真心护姐那份心是足的。
少了一份收入,常生就买了一个二手车跑网约车。
跑市区线路,也跑宜城到蜀都的专线。
自从宜城到蜀都的高铁通了后,专线的生意就不好了。
只有跑市区线路。
李镇的店铺因常晴的回归,他也不需要过多的帮忙,店里有媳妇有老妈还有姐。
他就专心跑上了网约车。
早上五点出门,晚上十点归家。
常耕的出生,让常生有了儿子,也让常生有了压力。
徐晴、刘静加上常耕,家里是四个人吃饭。
虽然常晴经常帮扶弟弟,家里也有些拆迁款赔偿。
但新房一接,装修钱一付,账上也没多少钱。
再加上宜城那套房的房贷,常生的经济压力有些大。
徐晴把程燃妈江阿晴的真情理发店盘了下来,帮人剪发加按摩。
不过李镇的消费量不多,也就勉强够四人的日常开销。
其他的费用是不够的。
徐晴也想过把城里的房子卖掉,但是想到常耕以后要娶妻生子,就不打算卖了。
再则这也卖不了多少价,也就抵消个贷款。
房子就一直在出租。
他跑上网约车,是受村里发小丁小财的影响。
丁小财跑了10多年的网约车,宜城的两套房都是他跑出来的。
那些年,私家车拉人不叫跑网约车,叫“野猪儿”。有专门的调控平台,可以跑宜城周边,也可以跑宜都专线。
这调控平台和交管部门对接,算是灰色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