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咱也热闹热闹。”
“哎!”李玉妮脆生生的应了一句。
下一刻,屋里赵传文象棋落子,声音里带着笑意:“将军!大哥,你可真是臭棋篓子。”
赵传家直摇头,“不玩了,不玩了,下不过你,我去喂喂鸡。
你和咱爹玩儿吧!”
鸡:……过年加餐了?
一家人,就是这样,小磕小绊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陈青怡回家一说,赵香梅剁小鸡儿的菜刀舞的虎虎生风,更加来劲了!
俩人又拎着东西往老陈家去。
一进门就听见陈老太在嘟嘟囔囔,陈青怡不用听就知道老太太在嘟囔啥。
老陈家过年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
供祖宗!
他们这运动气息不浓,过年供祖宗,烧个纸都没人管。
谁家没祖宗?
谁家不怕亲人在下边没钱花,受冻挨饿?只要不大肆宣扬,没人会欠欠的举报。
就是公社的小红们也没那么闲,真敢来,村里人就敢给打出去!
供祖宗也是个累人的活儿。
每年一大早,陈老头爷几个就把供桌摆好了。
中间是画像,两边是人名,也就是族谱,小时候,她还愚蠢的问过,为什么没有爷爷的名字。
供桌上摆着香炉碗,二米饭,红枣馒头,还有几块儿方块肉。
肉提前一天烀熟,切成豆腐块儿大小,放在碗里,上边放上用红纸煮过的红粉条。
摆供之后的肉一般也没人吃。
所以肉看着大,但其实很薄,肉下边放着白菜。
这年头肉和粉条都是稀罕东西。
所以很多人家供祖宗就没有这两样了,就是馒头也一般是苞米面和地瓜面的。
还有的人家干脆就不摆了。
陈老头这点却很坚持,这些年,年年摆,从大年三十早上,摆到初二晚上再撤。
家里人谁都可以上香,不分男孩女孩。
等煮了饺子,也会用小碟捡几个摆上,今年陈老太还摆了四块儿槽子糕。
一盘子的糖,还有几个橘子和苹果。
比往年要丰富很多。
俩人进去时,陈老头正在点香,看见他俩来,立马招呼:“小枫,小怡,来,上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