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杏林村,骄阳似火,田野里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让杏林村声名远扬,村民们的生活也愈发红火。
然而,方大海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农业作为村子的根基,若要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必须引入科技的力量,进行农业革新。
清晨,方大海早早地来到农田,看着眼前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此时,小虎哼着小曲儿朝他走来,远远地就喊道:“方村长,可算找到您了!”
方大海转过身,笑着问:“小虎,这么着急,是不是又有啥好消息啦?”
小虎跑到跟前,兴奋地说:“您还真猜对了!我刚从镇上回来,听说省里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专门针对咱们农村的农业生产,提供新技术、新设备,还会派农业专家来指导呢!”
方大海眼睛一亮,激动地拍了拍小虎的肩膀:“太好了!这对咱们村的农业发展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啊!走,咱们赶紧回去和大伙商量商量。”
回到村里,方大海立刻召集村民们在村委会集合。
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老张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大海啊,这科技下乡听起来是不错,可咱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能摆弄得了那些高科技玩意儿吗?”
方大海耐心地解释道:“张叔,您别担心。专家们会来手把手教咱们的。这些新技术、新设备能大大提高咱们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还能让咱们的庄稼长得更好,收成更高。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
李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海说得对。咱们不能老是守着老一套种地,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经过一番讨论,村民们逐渐消除了顾虑,纷纷表示愿意尝试。
方大海趁热打铁,让小虎联系镇上,了解科技下乡的具体安排和对接事宜。
几天后,一辆辆满载着农业新设备的卡车缓缓驶入杏林村。
村民们围在卡车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从未见过的 “大家伙”。
有先进的灌溉设备、智能的播种机、高效的收割机,还有各种土壤检测仪器。
农业专家王教授也随车队一同来到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