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这一切,付强军总觉得有点不妥:明明属于别人的作品却硬要去夺。
察觉到了下属的目光楚老也有几分心虚,但是最终仍坚持让他走了。
要是对方真需要的话到时候再换回来也就是了。
这种原材料根本不值钱。
万万没想到正是由于这件小事竟然启发了新的创意灵感,过去在研究该合成纤维期间曾经遭遇过极其刺鼻的沥青气味侵袭。
而为了实现高韧性碳基物质生产就必须经过表面预处理及涂覆步骤……最后还得再晾一段时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最关键的是期间散发的味道真的让吴罡难以忍受。
不过要是采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呢,他就能用甲烷和氢反应制造出想要的碳纤维结构了。
毕竟,甲烷是可以作为碳源的物质。
既然是碳源,那自然可以拿来使用。
因为吴罡急着要去火星基地探索怎样更简便地制备碳纤维材料,所以关于航空母舰外层测试的事暂时就搁置了,这也算是稍稍安慰了一下楚老紧张的心情。
虽然明知道以后迟早还会被拿来做靶子,但现在能推迟一阵也是好的。
在火星基地外面有一座火山口,持续不断地排出高纯度的甲烷气体。
一开始吴罡并不清楚那里究竟是什么状况,还以为可以进去看看。
直到后来他才发现这个洞穴直接连接到了火星内部,不断向外排放着气体。
而且这洞口大概有80到100米深的样子,要是有人试图进入,很可能会因为气体过多而窒息,倒不如在外边收集就好。
这样的话,他就需要安装一个能够全天候不停采集的甲烷吸收器。
当然,要是把核聚变发电机装上去似乎有点太奢侈了——那种东西提供的能量比单纯收集来的甲烷多多了,简直就是牛刀杀鸡。
考虑到实际情况,吴罡转向利用太阳的能量,之前他就研发出一种太阳能板。
不过以前使用的都是基于氢化非晶硅的技术,这种方法做出的薄膜虽然可行,但光吸收效率不高。
尤其是当大量光照下时,材料中多余的化学键变得极其不稳定,导致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并且电转换效率降低了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