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哈尔滨,大和旅馆,萧诚房间。
书桌上放着数十张照片,还有一张地图。
每一张照片都是五官清晰的人脸,翻到背后,都用日语写着一个名字,并附有一句简短的介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数字编号。
地图是东京城区图,上面用笔做了很多记号,除了特工小组的落脚地点,还有很多数字编号。
地图上的编号,和照片背后的一一对应。
这些照片,都是野村昌之花了几天时间,在东京城区各处拍的,什么人都有。
成功拍到照片之后,野村昌之都会设法探听到对方的名字和简单情况,有些是直接从目标本人口中套出,有些则是从旁人口中得知。
几天之后,他就得到了几十张清晰的人脸照片,
也知道了照片主人的名字,还有他们的身份和简单情况。
完成这些事之后,野村昌之买了一张东京城区地图,将照片上这些人的主要活动区域通过编号分别标注在地图上。
再之后,野村昌之就独自一人,带着照片和地图,再次登上了开往中国的客轮。
只不过,这一次的目的地,不是上海,而是大连。
抵达大连之后,野村昌之将装着照片和地图的包裹交给另一个工具人,就功成身退了。
先是将自己携带的所有证件烧掉,然后在一个夜晚,悄无声息地投海自杀。
至于尸体会不会被人发现,无关紧要。
在这样的乱世,哪怕是大连这种地方,每天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意外死亡,没有人会去深究一具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的无名尸体的。
梅机关特工野村昌之,被上司派出执行秘密任务之后,就这样渺无音信地消失了。
而在大连和野村昌之接头的另一个工具人,则是萧诚直接在哈尔滨挑选的一个幸运儿。
这个人,和萧诚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当初在小林广实举办的酒会上打过照面,通过姓名的一个哈尔滨本地的伪满政府官员。
额外通过这一道中转,并不是野村昌之没有足够时间抵达哈尔滨,而是为了掐断联系。
到达哈尔滨之后,萧诚才知道,这个时代的满洲国,交通发达程度超乎想象。
从大连到哈尔滨,竟然可以当日达,全程只需13个小时!
往返于两地之间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从1935年就已经开始运营了,最高时速达130公里每小时,平均时速也在85公里每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