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绕道汉中,一方面杨陵将兵马交由杨延平、辛弃疾统领平定叛乱,并没有带着大军回襄阳。另一方面他想绕道汉中,去看一看隐居在天师观的张灵。
杨陵抵达汉中之时已经是大雪漫天的冬日,天师观高居灵君山山巅,更是寒冷。
天寒地冻,杨陵也只能搂着张灵躲进了被窝,然后做做运动发发热,毕竟汉末也没有空调,天师观也比较简陋。
正是干柴烈火之时,杨陵陡然瞥见一尊高大的三清祖师神像立在殿中,看着有些渗人,随即扯下了张灵身上的道袍甩了上去盖在了神像的头顶。
观外大雪漫天,观内春意盎然莺啼婉转,细节自不必说。
杨陵也想着直接带着张灵回襄阳算了,但一听到要是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汉中的天师道教徒会发动叛乱不说,张灵的天赋也会丧失,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加上张灵也执意留在灵均山,杨陵也只好作罢。
汉中灵君山上大雪纷飞,但益州南部的越巂(sui)郡却气候宜人。
越巂郡地处汉嘉郡之南,相当于现实中云南丽江以待,领十五县。越巂郡蛮夷横行,不负教化。
加上汉官奴役蛮人,导致南中叛乱,蜀郡以南皆成法外之地。
而此时的越巂郡治所邛都县城之外北面的丛林中穿出一支衣衫褴褛的“乞丐大军”。
江思明拄着一杆长枪望着邛都城残破的城楼疲惫的笑道:“老子终于走出来了!”
江思明离开葭萌关后,并未走金牛道,而是折返走了阴平小道,然后翻山越岭走汝山郡,过汉嘉郡,千里逃窜至越巂郡。
江思明离开葭萌关是上游七千余兵卒,但一路走来要么死于疾病,要么坠落山谷深渊,加上中途的蛮人袭击,此时江思明身边也只剩下三千余人。
【中平五年(188年)秋,大将军陵击破江思明部攻占葭萌关后一路南下至成都,沿线郡县望风而降,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陵以益州别驾张松为内应,长驱直入,兵锋直抵成都。益州牧刘璋携印绶出迎,成都乃定。陵以廷尉魏征为益州刺史、调宗将杨延平镇守成都平定叛乱。又命武关令张巡为汉中太守,阆中名士黄权为益州别驾治理蜀中。】
——《荆楚杨氏族谱-杨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