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东风压倒西风

范济民提出的要求,并不算过分。

毕竟核心机载设备,尤其是雷达系统是由华夏方面提供的。

包括眼下埃尔塔电子工业公司和通用动力之间的合作,也是由湾流交付4架G550平台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但全部改装过程完全由前者在大卫国完成。

再加上前面那一番铺垫,让卡索雷完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但要是就这么直接让步,那局面上也实在是不太好看。

因此,他也反过来提出了自己一方的要求。

就是在原型机测试阶段结束之后,量产阶段必须在达索的总装线上进行。

而这,恰好也是华夏方面预先确定好,可以接受的条件之一。

实际上,常浩南最早想到和法国人合作,除了对于猎鹰8Z平台比较熟悉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双方在这个项目当中的核心追求不同。

华夏已经有了在成本和性能都满足要求,而且基本完全自主可控的主力型号空警2000,剩下的一些缺漏也可以用空警200补上,并不真的急需装备一种航程很远但性能有限的轻型预警机。

因此,当前的主要目标是对整个光控相控阵技术路线进行验证。

只要保证测试过程在华夏完成,能拿到全部数据就行了。

剩下的都是次要目的。

而达索则正相反。

他们是真的准备拿这个东西去竞标法国空军的新一代预警机项目,然后再凭着这个名头打入国际市场。

虽然表面上的体量远逊于E3F,但成本方面几乎四架顶一架,而且靠着后发优势,性能也并没有被拉开什么代差。

况且法军面对的作战压力也比较小,在航程足够的情况下,真未必需要难伺候的战略预警机。

而既然自家空军都是目标用户了,那后面自然有大把时间去获取数据,并不急在这一时。

最重要的反倒是必须维持整个项目平稳进行。

毕竟E3F算是现有装备,在其基础上升级虽然要价很高,但基本没什么风险。

留给你个全新型号的时间窗口并不长。

要是在试验阶段发生一两次重大推迟,那基本也就错过去了。

其次则是必须保证总装,以及大部分生产工作在境内完成。

这在装备层面是个非常重要的筹码。

于是,双方便一拍即合。

当然,这只是意向层面。

在场众人都没有当场拍板的权限。

要想正式签合同,那还得等到大家回去之后,各自把情况向决策层汇报过才行。

而且,“高明”项目说是双方合作,但这个双方指的是两个国家。

具体下来的话,光是华夏这边就有三个主要参与者,而法国方面除了达索以外,也需要泰雷兹集团的参与才能完成数据链和指挥系统的整合。

好在,常浩南此前就对这个项目有所安排。

刘永全和梁绍修二人没用几天,就走完了自己这边的大部分流程。

不过,电子科技集团那边,进度却稍慢了一些。

因为范济民出现在之前的会议现场只是临时顶班。

而真正作为负责人的郭林,此时正在处理一个更加紧迫的项目……

……

京城,国家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