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验内容呢,以及……需要我们做什么准备?”
如果是别人说出刚刚那句话,应该不会带来这种反应,毕竟跟压气机有关的实验周期长成本高,“充分”的数据这种说法一般意味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获得。
但常浩南不一样。
他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创造出的奇迹已经太多了,以至于大家在他身上都差不多已经忘了实验周期这回事。
突然林立起来的几个人反而吓了一只手撑在桌子上的常浩南一跳,短暂的犹豫之后,他也只好跟着站了起来。
于是小会议室里就出现了一群人站着开会的奇特场面。
“目前关于弯掠叶片对于提高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都是比较定性的,而跨声速和超声速压气机的流动状况又存在区别,所以我需要以涡喷14的原始设计为基础,对弯和掠的叶片积叠规律分别进行研究。”
“在得到规律性的结果之后,进行顶部前掠改型和底部正弯改型,改变掠高和掠角、弯高和弯角得到不同掠和弯的设计方案,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选取最优的综合改进结果,应用到高压压气机的叶片上。”
其实这个思路跟常浩南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做歼7改进型设计方案差不多,都是先寻找规律,然后再根据规律做方案,最后在方案中寻优。
只不过这一次无论从工作量还是工作的重要性上都远远超过之前。
所以他需要更多资源的帮助。
“第一步进行规律研究,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来加快进度,第三步也一样,但中间出设计方案的这一步没有什么捷径好走,需要相当大的人力,并且测试过程也需要生产出实物来进行,这方面,就需要606所和410厂的同志们分工配合了。”
实际上就是让一大群工程师来完成之前由周书万和张漫二人完成的工作。
杨奉畑重新看向了另一边的阎忠诚,以及410厂的技术部部长钟世宏。
“如果按照小常同志的方案进行,那就需要你们从各自的单位里面调集一些人来接受他的指挥。”
阎忠诚和钟世宏对视了一眼。
二人在这个领域已经工作多年,自然知道厂所分工配合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完成的工作,更何况常浩南恐怕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606所的工程师还好说,基本上也都已经听说过常浩南的大名了。
但410厂的技术工人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他们可未必认识常浩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