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为了扭转洪武大帝的黑历史,晋王朱棡制定了三套方案

之所以朱棡要搞这么多事情,就是为了让大明走上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为此他还准备了第二套方案:给大哥朱标黄袍加身,送老爹朱元璋提前做太上皇。

毕竟历史上进入洪武十年之后,老朱就已经有了提前退休的想法。

要不然也不会把明初四大案里面的三个,都交给朱标这个监国太子来处理。

如果不是马皇后和朱标死得太早,朱棡相信郭桓案、蓝玉案和驸马欧阳伦案,绝对不会牵连到那么多人。

可一心想着扶持大哥提前做皇帝的朱棡发现,老朱能够凭借“开局一个碗”缔造276年的大明王朝,绝非是浪得虚名!

就在第二套方案胎死腹中的那一刻,他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胡惟庸、李善长、蓝玉宁死都没造反。

因为想踹千古一帝朱元璋的“窝子”,他们这些人都还嫩了点!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朱棡最终只能表示自己愿意前往海外就蕃,为缔造将来的“日不落大明”做贡献。

然而无论以哪个地方为出海基地,都必须解决一直困扰大明的倭寇问题。

朱棡之所以用预防“泉州民变”的名义赶赴沿海地区巡察,就是为扫平倭寇之患,重启“海上丝绸之路”做准备。

只是他没想到在宜兴遇见了杭思鼎,考虑到历史上有300多户人家因被迫窝藏嫌犯潘富被斩首,朱棡就动了整顿宜兴吏治的想法。

一方面可以减少被此案牵连的百姓,另一方面可以借机会宣传,朱棡提前十多年推出来的《御制大诰》体系。

实际上在治理太原封地的这三年里,朱棡就已经检验了《大诰》的效果。

不得不说在治理胥吏的问题上,朱元璋选择采用前无古人的“群众运动”,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然而洪武九年的老朱,显然没有洪武十八年那么杀伐果断。

或许是中书省和左右丞相被裁撤之后带来的弊端,让朱元璋更清楚官僚集团才是大明王朝的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