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县令上任,祸害童男童女,老县令说:快去山上找仙洞

再去求见许大人时,严师爷方知,今日正值此月初一,许大人和刘师爷都去了祭坛。

他便随着人群赶往也祭坛,人群中有人哭哭啼啼,有人笑看热闹,这次不知又是谁家的儿女遭了殃。

祭坛上,刘师爷正闭目燃香,许大人端坐一旁。两小儿一红一绿穿戴整齐,都关进了祭笼里,就等着许大人一声令下,便被沉入金龙池底。

按理来说,当最后一根香烛将尽之时,会有一缕红色火焰爆起,许大人每每便在此时下令。可此次香烛燃到最后,众人并未见到火焰,许大人的手还是抬了起来。

当许大人的手就要落下之时,金龙池中突现一股水柱盘旋而上,直接将看管两小儿祭笼闸口的官差击昏在地,连闸口的铰链也断成了十几段。

“怎么回事?”许大人见状拍案而起。可众人此时正在观望金龙池内的好戏,连刘师爷也睁大了眼睛,差官们更无暇顾及许大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见金龙池内凌空跳出一条火龙,正口吐火团将一条金龙包裹其中。而金龙犹如金钟罩加身,烈焰丝毫奈何不了它。二龙从池东对战到池西,一个转身潜入池底,忽又从池北现身。

金龙一张嘴一股粗大的水柱直奔火龙,火团迎水而熄,水柱直冲入火龙的咽喉之内。火龙受水冲后再喷不出火焰,就将龙尾一摆,朝着金龙甩来。

“大胆金龙!上次只烤得你半熟,让你侥幸逃脱。不想你竟还敢潜回金龙池?此次看我如何烤得你全熟!好做我的下酒菜!”火龙口出狂言,可它清了清喉咙,却只咳出几股青烟。

“哼哼!金龙池乃是本龙的地盘,为何不能来?”金龙一闪身躲过火龙扫尾,“再说,你如此欺压我方百姓,本龙也容你不得了。看招!”

金龙忽然化作一缕粗大的金丝将火龙缠住,猛地将它带入了池底。众人慌忙向前站到祭坛边缘处,向池底观望。许大人和刘师爷正站在最前面,不想一个大浪冲天而起,竟将数人掀入池中。

“啊!”众人推推搡搡又向后退去。

严师爷趁无人注意,悄悄放出两小儿,交还给各自哭哭啼啼的爹娘,让他们快快离开此地。此时祭坛边飘上几缕金丝,平稳地将刚刚落池之人托了上来,独不见了许大人和刘师爷。

火龙挣扎着又跃出了金龙池,龙尾一扫斩断了几缕金丝。金龙大喝一声,却是被火龙割去了三缕龙须。

金龙不再潜入池底,而是直冲云霄而去。火龙见占了便宜,随后紧追不舍。

眨眼间,二龙消失在天际,金龙池水一平如镜。轰隆隆一声巨响,众人抬头再看,只见乌云滚滚而来。眼看就是一场倾盆大雨,众人慌忙抱头各自归家。

原来,金龙本是五龙之首,而火龙屈居老四。它虽然是火龙,其实掌管的却是降雨。

火龙脾性暴躁而金龙温文尔雅,故此火龙一直不服气金龙,凭什么认这个唯唯诺诺的家伙当老大?

火龙想联合其他三龙把金龙拉下马,可木、水、土龙都反对它的冒失行为,而火龙仍执意想扳倒金龙。于是,它趁金龙毫无防备之时,潜入金龙池偷袭了金龙。

没想到,金龙如此不堪一击。火龙才吐出一团火焰,就把金龙烧得差点成了烤龙,只有仓惶逃走的份儿。

火龙的火可不是平常之火,金龙受伤后的伤口很难愈合。

只剩下半条命的金龙不得不潜藏在马刨泉底,幸得泉水的滋养,加上体内练就的金丹,经过大半年的修炼,金龙的龙体才得以复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火龙霸着金龙池不走,木、水、土龙都劝金龙,说火龙只是孩子气,等它玩腻了自然就会打道回府。故此,金龙作为老大也不想太过计较。

当火龙托梦给高大人时,金龙预感到它要对大人不利,因此危急时刻现身相救。可让它没想到的是,火龙丝毫没有收敛,竟联合上新任知县许大人,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许大人正急功近利,想在皇上面前邀功请赏,有了功绩高官厚禄自然不在话下。因此,许大人很快就落入了火龙的彀中,成了火龙手中的傀儡。

许大人可不管什么爱不爱民,只要旱情得以解决,百姓能种上田,便大功告成。刘师爷更是个糊涂蛋,只要许大人发他俸禄,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当严师爷在山顶咆哮之时,金龙闻言后灵魂出窍,游了一趟金龙池后方知事态之严重。

若它再不出手,便不只是龙兄弟之间的恩怨,恐怕火龙也将遭到天罚,或永世不得再入仙单。

火龙涂炭一方生灵,简直任性妄为之至。金龙本想亲自将它制服,可无奈火龙近来不仅吸食香火,还吞食牺牲,再加之若干小童,功力大增不同以往。

金龙抵敌不住,只得寻求余龙帮助。木、水、土龙正在天上观战,见金龙腾空而来,它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当火龙冲来之时,直接撞进了捆龙网之内。

放下龙族处理家事不提,单说高大人被判三日后问斩,可许大人和刘师爷都掉进了金龙池内。许多差官主动去打捞,可就是不见二人的踪影。

众村民受了许大人几个月来的欺压,连犬子和幼女也要送上,心中自是愤愤不平。他们又想起高大人以往的诸多好处,便央求严师爷修书一封,要联名上请皇恩,将高大人还给府县百姓。

严师爷自是乐得如此,便大笔一挥写了一份文书,将许大人和刘师爷的所作所为一一上报,又附上数位百姓的联名奏请,交给两名差官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数日后,许大人和刘师爷的尸身浮上水面,被几个村民抬到了府衙。严师爷正不知该如何处置,远处飞来一骑,原来正是手持公文的差官。

文曰:赦免高大人的死罪,重新任命为大同府知县,愿高大人能继续为民效力,体恤百姓疾苦。原许大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若他尚未葬身鱼腹,即刻斩立决。

严师爷闻罢涕泪横流,收好公文后,立刻从死囚牢中接出高大人。村民一排排站在府衙门前跪请高大人再登宝座,指着匾额高呼他是勤政为民之官。

高大人并不急于出狱,他将墙壁上的画作一一取下,折好后装入袖囊,披头散发地走出牢房,沐浴更衣后却不愿再将乌纱罩在头上。

他一身素衣来到村民面前,慈爱地看着眼前的黎民百姓,微笑着冲他们点头致意。

翌日,严师爷和村民们却再没见到高大人,他只带走了在狱中画的画,别无其它。

就在严师爷等待下一任知县上任,好与之交割之时,一道圣旨摆在了他面前。原来高大人临行前已上报皇庭,力荐严师爷为下一任知县。

高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其言辞之恳切令皇上也为之动容。最终高大人的举荐得到了上方应允,严师爷摇身成了知县大老爷。

严大人又惊又喜,被众星捧月般坐到了高大人曾经做过的椅子上。他抬头看着头上的四字牌匾,心中默念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