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那就进去瞅瞅吧!刚一踏入房间,我的目光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只见房间的正中央,一条长长的队伍正缓慢地向前挪移着。我很好奇他们排队在买什么,所以就径直向着队伍的前面走去。
到了队伍的前方我才明白,原来他们排队不是买什么食品而是在排队取着自己定制好的年夜饭。
前面的操作台上,几位忙碌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将制作八宝饭所需的各类食材一一摆放入一个个大碗之中。
在工作台的另一侧,放置着一个个方形的竹篮子,这个篮子是专门盛放年夜饭的运输工具。
我在屋里四处张望了一番,并没有发现有可买的东西,于是便两手空空的走出‘洪亮食堂’的大门
当我踏入父母家那熟悉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我的大侄子。只见他安安静静地坐在走廊的木椅上,聚精会神地盯着手中的手机屏幕,手指还不停地滑动着,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厨房里传来了叮叮当当炒菜的声音。我的嫂子正在里面忙碌的炒着菜,她系着一条蓝色的围裙,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锅铲,锅里不时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而此时,哥哥则站在水池旁边,认真地刷洗着碗筷。水龙头里哗哗流淌的清水与碗筷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我将车子推进西屋停好,然后换上母亲的旧棉袄,顺手拿过一条围裙套在棉袄上,快步走向厨房。
一进门,我便微笑着对嫂子说道:“俺嫂,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吩咐。”
嫂子听到我的话后,转过头来看着我,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温柔地回答道:“他小姑,基本上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需要你帮忙的地方,你情等吃饭就可以了。”
过了一会儿,老公和子尧出现在门口。只见子尧手里提着八宝粥和一袋零食走在前面,老公则跟在后面。子尧走到父母亲跟前,放下八宝粥,把手上的零食放在母亲的手里说:“俺姥,这是带给你和俺姥爷吃的。”
母亲看着子尧,笑着说道:“俺的乖孙儿,姥姥不能吃,留给你自己吃吧!”
子尧说:“家里还有很多,这个是带来给你和姥爷吃的。”
母亲转过头来对我吩咐道:“你到屋里大圆桌给搬出来,今天中午咱一家人就在这院子里热热闹闹地吃顿饭。”
说起母亲家里的这张大圆桌,那可是有些年头了。它是由实木打造而成,可以灵活地折叠起来。
想当年刚买回来的时候,这张圆桌可比现在大多了,直径足有两米多!那时候买它就是为了每逢过年过节时能好好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们。
不过因为太大,坐在桌旁夹菜非常不方便。于是,父亲便找来工具,将桌面锯掉了整整一圈。
当时觉得大小正合适,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成人,家里又添了好几口人,如今再看这张桌子,就显得比较拥挤。
尽管岁月如梭,已经过去了三十多个春秋,但这张圆桌除了原本紫红色的漆面渐渐褪成了暗红色之外,其他部分几乎没怎么变样。
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桌子的质量真是杠杠的!哪怕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使用磨损,它依然坚固耐用,稳稳当当地承载着我们一家的欢声笑语和温馨时刻。
我把桌面从屋里滚着出来,子尧就把桌腿提了出来,他先把桌腿放在院子中摆放好,然后和我一起把桌面架在桌腿上对好角,随着“咔嚓”桌腿落槽的声音圆桌安装完毕。
小主,
子尧就拿来抹布把桌面擦拭干净,从小饭桌上把嫂子做好的菜端到了院中的大圆桌上。嫂子做的菜非常丰盛,有羊排、羊肉汤,鱼、猪蹄、红烧肉、咸水鸭、藕、洋葱木耳、糖醋萝卜、烧鸡等等。
饭菜都已做好,就差侄女了,我的父亲拨通了我侄女的电话询问她到了哪里,侄女在电话那头说五分钟左右就到。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
想到大侄女要带着年幼的孩子,手里肯定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行动起来一定不太方便。于是,我决定亲自走到巷子头去迎接她们娘俩儿。
当我快步走到巷口时,发现侄女还没到呢。我便在一旁的旧沙发上坐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她们的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可侄女依旧没有现身。不过,我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能早点见到可爱的小侄孙以及许久未见的大侄女。
传明大哥缓缓地从家里踱步而出,他一眼便看见了坐在在沙发上的我,脸上浮现出亲切的笑容,然后径直朝着我走来。
见此情景,我赶忙站起身来,微笑着向他打招呼。
大哥走到近前,关切地问道:“小妹,你在这儿等谁呢?”
我笑着回答道:“我在等我的侄女,她一会儿就到了。”
紧接着,我询问起大哥家孩子们的情况:“大哥,您家孩子们都回来过年了吗?”
传明大哥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唉,我那的儿子在美国工作,因为路远所以就没有回来。从美国飞到咱们这儿,光是单程机票就得四五千块钱,往返下来更是得一万多呐!孩子们在外打拼也不容易,花这一万多块钱只为回来吃顿年夜饭,确实不太值当,所以就只能在电话里问候一下了。”
听完大哥这番话,我不禁感慨道:“大哥,您家里的孩子这么优秀,真的是您的骄傲啊!您和大姐含辛茹苦把孩子培养成才,真是太了不起了,必须给您点个赞!
不过话说回来,这人呀,每到逢年过节时,心里总是盼望着儿孙们能围聚在自己身旁,共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