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开始着手招募第三期讲武堂学子。
大汉顶级将领除了姜维等人之外,几乎已经完全断档。
同样的,基层将领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若是这个模式能够顺利的延续下去,对于刘谌和大汉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首先就是基层将领能够得到快速的补充。
因为讲武堂就是从基层开始培养的,这些学子们大多数都出身底层,甚至有不少原本就是大头兵。
同样的,这些人也是会慢慢成长的。
在这种大批量的培养模式下,总是会有人脱颖而出的。
而这些脱颖而出的人,会继续慢慢的成长为顶级统帅。
这种效率可比家传要高的多!
做完这一切之后,刘谌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如今的谯周已经不怎么管朝堂之事,而是专心教授这些学子们上课。
而早在第一批讲武堂学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时候,刘谌就注意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之前招收的那些宫中学堂的学子们,年纪都太小了。
几乎都派不上什么大用场,也就诸葛京等两三人勉强能给那些讲武堂学子们进行授课。
剩下的即便是能熟练掌握拼音和字典用法,在年龄这方面也无法让人信服。
于是刘谌很快就招收了第二批的学堂学子。
当初刘谌从那些上庸逃亡过来的孤儿里面挑选出一批看起来比较机灵的人。
帮着那些被召到成都的世家之人打打下手,整理出版字典。
字典校验完毕之后,这些孤儿们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起东西来也是事半功倍。
再加上父母亲人都死于魏兵之手,忠诚度也相当可靠。
所以刘谌便又从这些人里面挑选一批年纪在十五到二十岁的青少年们出来。
让谯周他们教他们读书识字,早点熟练掌握拼音如何使用以及字典的使用方法。
现在,第二批讲武堂学子也即将出发,正是刘谌检验这些少年学业如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