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切都会有的!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256 字 4个月前

“如果抛开技术不谈呢?”刘微询问道。

“……”

余华嘴角微微抽搐:“教授同志,我是技术人员,你抛开技术,我怎么谈?”

刘微也愣住了:“呃……”

“一个核心容器用的不锈钢为450大洋一吨,质量约为9.5吨,一台完整余氏七塔要用七个核心容器,不算人工,只算材料钱都有5000大洋,配套设施生产设备从采矿到运输储存,大约四万五千大洋左右,年产一百万吨硫酸,光是成本资金就达到六百多万银元。”

余华目光投向儒雅男人,算了一笔经济账:“而且,这还没算人工成功、时间、工厂选址,外部环境因素等等,有可能在计划进行的时候,日本人就将刺刀对准根据地。”

三人聆听余华给出的经济账,全都陷入沉默。

整整六百多万的资金。

六百万银元是什么概念?

谷署

去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国营工业三年发展计划,总投入也不过三千万银元而已,计划建设两座现代化钢铁企业,将中华年钢铁产量提升到30万吨级别。

这是国营工业三年发展计划总投入的五分之一!

“至于年产量五万吨钢铁的目标,暂时无法实现,我们缺乏关键性技术,而且,从外部引进技术也做不到。”自己吹的牛皮自己解决,否决年产五万吨钢铁的目标后,余华暂时没有透露关于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的信息,并非他不信任眼前三人,而是时机尚未成熟。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搞定眼前的余氏七塔,腾出手再去处理氧气顶吹转炉技术。

莫得办法,他的知识储备,对于材料学领域的积累,还没达到要求。

耐火材料,这是关键性技术之一。

“换句话而言,钢铁暂时无法实现,而年产一百万吨硫酸的目标,在技术上没有问题,是可以实现的,对吗?”儒雅男人询问道。

“是的,技术上没问题。”余华点头回答道。

儒雅男人看着余华:“余华同志,你认为按照目前根据地的情况,硫酸年产量该定在哪个目标最合适?”

“初期的话,我个人建议2.4万吨最好,不多不少,后面根据需求提升产量。”余华沉吟一番,给出个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