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灭天之意

她可不像王遥,对艾比这种四岁大的幼女有那么高的要求。艾比这个年纪还不应该独自思考太多关于天道的事,她的知识储备与阅历还差得远,提前思考这些问题只会适得其反。

“就算我们更改天道,让自然对众生进行补益,现在存在的问题依然会存在。物质需求消失之后就会产生精神需求,精神需求的极致便是与生物交流或者观察生物交流。”

“这样一来,众生必然会成为新的‘天道’,主宰比他们弱小的生命,就如同现在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奴役一样。只是从物质上的弱肉强食转变成了精神上的弱肉强食,本质不会有任何变化。”

周易道从精神需求的角度,简明扼要地解释了天道改变会带来的影响。

“可是天道对众生做出物质上的限制跟剥削有什么区别?”紫猷听懂了周易道的理论,但她不明白为什么天道要对众生施加饥饿、困倦、寿命等物质上的限制。

“是为了提醒众生反抗。”王遥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只要读过历史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王朝被推翻,都是因为民众无法承受饥饿、困倦的影响,以及生命受到威胁。”

“劳动价值被压低,劳动时长逐渐增加。当自然灾祸降临的时候,饥荒、瘟疫、死亡便会催促那些忍耐着不去反抗腐朽制度的人行动起来。”

“如果没有这种扎根在灵魂深处最本能的恐惧,众生就会选择在他们已经适应的舒适圈内被压榨到时间尽头。”

“即便这个舒适圈并不舒适,甚至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身体与精神创伤,他们也不会选择主动打破这个压榨着他们的体系。他们的奴性甚至可以离谱到,主动推选那些没有任何工作能力的人作为他们的主心骨,只为维持现有秩序。”

“这种约束即是他们选择的自由吗,何其愚蠢。”紫猷说出这句话之后,似乎感受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框架。

框架即是约束,约束即是自由。

分割内外、定义内外的框架,本质上是内与外借助框架对自身的定义。

框架有什么错?它什么都没做,只是存在于此。

真正错的是内与外,错的是应该改变框架却没有改变它的人。

给思想套上道德的枷锁便可以获得社会层面的自由。

但是,道德是会变的。

社会道德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每次发生改变,社会关系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着社会道德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