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做一幅阳谋的模样,把战线往后拉,一个明知道有圈套,明显没有实际收益却还是要登岸。
到底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摇着羽扇,试图用凉风让自己清醒一点。
他轻轻地敲击着桌案,刘晔和周瑜,这两位都是智谋过人的,他们的每一步棋都必然充满了深意。
刘晔,他深知孙策的兵力优势在于水军,因此在陆地上与孙策交战,他选择了以守为攻,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稳稳地守住庐江。他并不急于求成,因为他知道,战争比的不仅仅是武力,更是智谋和耐心。
而周瑜,他看似把战线往前推,十分鲁莽,但实际上,他可能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一举击溃刘晔的机会?
不!不可能!周瑜不会没事找事!就前世赤壁之战能以少胜多和他对周瑜的了解来看,这种小利他不屑于吃,而且这很明显是捡芝麻丢西瓜的活计。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除非.....
他也在装傻充楞!
没错!
诸葛亮脑子顿时一激灵,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江东目前的领土还不足够孙策在短时间内消化,毕竟江南的世家豪族就够孙策吃几载了,可这样他还要与刘勋争夺领土,就说不过去了。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画猫为虎,解决内乱!
势力内部出现反叛这是不可能的,山越蛮族这时候还在山沟沟里跟老虎豹子对着干,而于吉.....
呵呵....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看来周瑜这段时间得掉不少头发啊。
孙策死了。
诸葛亮知晓了周瑜和刘晔的所有行动和目标。孙策的死,意味着江东的局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孙策的勇猛和果断使得他在江东的威望无人能及,他的死亡无疑会在江东内部引起巨大的动荡。
周瑜作为孙策的义兄弟与托孤大臣,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江东的局势,防止内部的叛乱。因此,他选择了与刘勋进行战争,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消耗刘勋的兵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展示他的权威,稳定江东的局势,只要军权还在他手中,那内部就自然无法生出乱子。
而刘晔,他选择了以守为攻的策略,一方面可以保护庐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观察江东的局势。
至于刘晔是否知晓孙策的死亡?诸葛亮认为是不知道的,因为孙策的死他都是联想到了上一世孙策的死法才得出结论。
不过他也不会小瞧了天下英杰,或许刘晔知道?可能吧,但他心里有什么算盘就不是诸葛亮要去琢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