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能见一见何雨柱么?这件事情里面有误会,只要是我跟何雨柱见一面,就能够把这些误会解释清楚。”
虽然警察已经给易中海说了他们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是易中海却并不相信。
在易中海看来,警察之所以会找到他,就是因为何雨柱知道了他截留了何大清给何雨柱和何雨水兄妹的生活费。
只要他易中海能够见何雨柱一面,那么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道德的大棒,一定能够让何雨柱主动认识到他的错误,并不再追究他易中海的责任。
然而,这也只能是易中海的主观臆想罢了。
要知道,自从何雨柱在娄晓娥走了之后的那个梦境开始,何雨柱就已经开始主动的疏远易中海,然而,这一切在易中海的眼中,不过是何雨柱“不懂事”而已。
再加上聋老太太的去世,易中海在那件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伪善,已经彻底的将他原本在何雨柱心中的形象彻底破碎。
还有聋老太太临终时给何雨柱留下的遗书之中,也有着他们是怎样联合起来,算计何大清,算计何雨柱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何雨柱也只能是感叹自己的确是“傻柱”,却并没有想着怎么去报复他们。
如果不是易中海一而再再而三的企图将何雨柱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何雨柱也不会想到主动的去找何大清,从而引发出这些事情来。
既然现在在何雨柱的眼中,易中海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易中海又怎么可能仅仅凭借着三言两语就能够让何雨柱重新接受易中海呢?
或许对一个人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可是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个人的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表演出来的,那么就不可能再一次对这个人拥有信任。
狼来了的故事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更是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都会被自己的固有印象所欺骗。而一旦这个固有印象被另一种印象所取代,那么新的固有印象的形成,同样也会影响在做事情时候的判断。
“哦?你是不是认为是何雨柱向我们报的案?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邮局方面向我们报的案,同样的,何雨柱同志之所以知道你所做的这些事情,也是邮局方面通知的他。”
“现在你的问题不仅仅是需要何雨柱同志的原谅,而是你要如实交代,你是如何取得邮递员的信任,从而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将何雨柱和何雨水兄妹的生活费据为己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