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国那戒备森严的皇宫密室之中,气氛压抑而凝重。魏国国君魏宏坐在一张雕刻着繁复花纹的巨大木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面前,晋国使者司马炎和寒国使者萧凛并肩而立,三人的身影在密室中摇曳的烛光映照下,显得格外诡秘。
魏宏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狠劲:“两位使者,如今楚国在那太女的治理下,国力日益强盛,商业繁荣,军队也训练有素。长此以往,必成我三国之大患。今日请二位前来,便是要商议联合发兵攻打楚国之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司马炎微微拱手,脸上带着一丝谦逊的笑容,可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算计:“魏君所言极是。楚国的崛起,对我晋国在南方的利益拓展已造成诸多阻碍。我晋国愿与魏国、寒国携手,共伐楚国。只是这出兵之事,需得从长计议,兵力的调配、粮草的筹备以及行军路线,皆需细细谋划。”
萧凛紧接着点头称是:“寒国虽地处偏远,但也深知楚国之威胁。若能将楚国击垮,我寒国在北方的地位亦能更加稳固。不过,我寒国兵力有限,且冬日将至,北方寒冷的气候会对行军造成一定影响,这后勤补给方面,还需魏、晋二国多多协助。”
魏宏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萧使者放心,魏国粮草充足,可在后勤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至于行军路线,朕以为,我魏国可从西边出兵,直取楚国的军事重镇襄阳。襄阳乃楚国的门户,一旦攻下,便可长驱直入。”
司马炎轻轻摇了摇头,提出异议:“魏君,襄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国必定在此布下重兵。我晋国从南边出兵,可先攻打楚国的商业城市荆州。荆州富庶,商业繁荣,楚国的许多物资皆囤积于此。若能攻下荆州,既能切断楚国的经济命脉,又能获得大量的物资补给。”
萧凛听后,眼睛一亮:“司马使者此计甚妙。那我寒国可从北方出兵,牵制楚国在北方的兵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不过,三国联军需得约定一个会师的地点,以便协同作战。”
魏宏沉思片刻,说道:“可在楚国的都城郢都附近会师。郢都乃楚国的核心,若能兵临城下,楚国必乱。但在这之前,我们还需派出细作,深入楚国境内,探查楚国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朝廷的动向。”
司马炎表示赞同:“魏君考虑周全。这细作之事,我晋国可派出一些擅长隐匿身形、精通情报收集之人。他们可伪装成商人、游民,混入楚国的各大城市。”
萧凛也不甘示弱:“寒国虽无太多擅长情报之事的人手,但可提供一些熟悉北方地形的向导,助联军在北方顺利行军。”
魏宏微微点头:“如此甚好。另外,关于联军的指挥权,朕以为,可由三国轮流执掌。在不同的作战阶段,由不同的国家主导指挥,如此既能发挥各国的优势,又能避免指挥权的纷争。”
司马炎皱了皱眉头,似乎对这个提议不太满意,但还是勉强说道:“魏君此议,倒也可行。只是在作战过程中,各国需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切不可各自为政。”
萧凛则爽快地说道:“我寒国无异议。只愿联军能早日出征,一举攻克楚国。”